383 皇帝也要高考(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南明日不落最新章节!
从太平宫出来,白明修骑上自己的金骝色汗血马,溜达在顺天府的大街上。在还没有真正机动车的时代,马路真的就是给马走的。大明动力研究院已经在着手试制柴油机和其他发动机,兴许在5年之内,白明修就能在顺天的街头看到奔驰着的小汽车。
包括大明动力研究院在内的许多科研和学术机构,现在都是成立在顺天府的,这也使得顺天府作为一个并没有什么经济基础和新兴工业产业的城市,俨然已经要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和科研之都。这一切也都是白明修最早的设想,顺天的整体环境与江南、珠三角等地还是不太一样,在这里搞太产业密集和工业污染的东西,得不偿失。所以白明修设计的重工业基地,围绕在永平府(唐山)、天津府、河间府和滨州府(新设,约等于后世滨州、东营和淄博三地)等渤海西海岸的府县,不仅交通便利,临海通铁路,而且还有煤矿、铁矿、石油等重工业必要的资源产出。
大明三大核心工业带即西渤海重工业带、长三角混合工业带、珠三角轻工业带。大明理政院及省公署大量投资在三大核心工业带,使这一地区的工业发展极为迅速。
白明修在返回顺天之后,也有计划去视察这些工业的兴建创办情况,不过今天他出门,却是为了一件常人很难想象的事情——高考。
早在白明修刚刚回到顺天的时候,《大明日报》在第二版比较显眼的位置上就发了一条新闻,介绍大明光复皇帝陛下要参加高考的事情。而这一天的头版头条是,大明将首次举行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整个大明本土现在已经成立的十所大学将正式通过高考录取新生入学。
这十所大学分别是明华大学、顺天大学、大明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应天大学、岭南大学、顺天师范大学、华北工业大学、永历大学。
其中一半的高等学府都位于顺天府,也直接奠定了顺天为大明学术之都的地位。
除了位于本土的十所大学之外,澳洲还有一所澳洲大学和一所熙天理工学院两所大学,吴敏在缅甸也成立了一所仰光大学。
当高考这个东西一出来之后,其实许多明人是很疑惑的。因为科举是已经延续了千年的制度了,大明即便是有了新国子监的体系,但取士仍是科举,国子监的毕业生也是要考试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自然认为读书的最终通道就是做官。可是大明教育系统包括皇帝都亲自现身说法,大规模地宣传高考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熏陶和教化,很多注意看书读报的明人,已经有了两个基本的认知:第一个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二就是“术业有专攻”。正是因为大明掌握了
先进的科技,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钱粮和实力,打造出更强的武器,才轻松地平推掉了满清。这个已经是这个概念的经典例证,也广为接受。而既然认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就必须认同不同的领域存在不同的学科和专门知识,要掌握知识和科技,就必须通过更高水平的教育和不懈的钻研,这也就是术业有专攻。
所以当大明兴建起一座又一座大学,并使用了大学这个名字,不少士子都是不容易接受的。这些大学毕业后不直接导向仕途,反而是流向工程、机械、文法、数理等不同的学科,从事这些术业有专攻的东西。
为此白明修还专门去参加了高中结业考试,获得了一份高中毕业证。在大明教育体系初创的时代,基本上有这个学力和知识,都可以自费参加考试,以获得学位,并不一定真的全上完这些学校。不过这都是在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层次,到了高等教育大学阶段,必须要念完、修完学分参加考试和毕业答辩,才能拿到毕业证。
白明修的这一篇文章,只是宣布与旧传统割裂的檄文,而真正让全民都震惊的,还是皇帝陛下本人宣布要参加高考,成为一名大学生。
文章的结论就很明确了,大明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有博采众长、有专精深挖的人才,不需要全社会的读书人都想要当官。而大明未来将更重视各学科人才的地位,他们在历史上取得成就和获得的认可和待遇,将也要比官员更强。
民众们震惊皇帝居然还要上学,取得更高学历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关键吃瓜点——那就是皇帝要考取的也是面向公众的公立大学,那么皇帝极有可能会跟同样考上这所大学的人成为同窗,跟皇帝当同窗,这是什么体验?说不定就能跟皇帝产生个交情,未来就飞黄腾达了!
也是因为人们比较传统的读书是为了做官的概念,所以大学这个东西在出现之初并不是非常热门,很多人都选择直接去上国子监,而有些官员的职位要求的学历,也基本上就是最高高中毕业而已。
这种现象让白明修还是有些忧心的,于是他就在大明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人才论》。这篇文章讲的是,大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文章首先提到了人人都想做官,做官发财和谋权的现象。然后白明修描绘了大明的未来,大明得以发展,需要更多的科技知识人才去探索自然规律,总结自然科学知识;需要更多的社会科学人才去总结过去历史经验,去探寻治理社会和理解世界的方法论和法门。大明要求发展,必须在各个领域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而一个只会为官谋财的社会,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科技发展缓慢,从而给大明带来又一次类似甲申之变的灾难。大明要始终铭记以民为本,以全民的福祉为先,保障国家、人民、民族的利益,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重视教育,重视科技。
从太平宫出来,白明修骑上自己的金骝色汗血马,溜达在顺天府的大街上。在还没有真正机动车的时代,马路真的就是给马走的。大明动力研究院已经在着手试制柴油机和其他发动机,兴许在5年之内,白明修就能在顺天的街头看到奔驰着的小汽车。
包括大明动力研究院在内的许多科研和学术机构,现在都是成立在顺天府的,这也使得顺天府作为一个并没有什么经济基础和新兴工业产业的城市,俨然已经要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和科研之都。这一切也都是白明修最早的设想,顺天的整体环境与江南、珠三角等地还是不太一样,在这里搞太产业密集和工业污染的东西,得不偿失。所以白明修设计的重工业基地,围绕在永平府(唐山)、天津府、河间府和滨州府(新设,约等于后世滨州、东营和淄博三地)等渤海西海岸的府县,不仅交通便利,临海通铁路,而且还有煤矿、铁矿、石油等重工业必要的资源产出。
大明三大核心工业带即西渤海重工业带、长三角混合工业带、珠三角轻工业带。大明理政院及省公署大量投资在三大核心工业带,使这一地区的工业发展极为迅速。
白明修在返回顺天之后,也有计划去视察这些工业的兴建创办情况,不过今天他出门,却是为了一件常人很难想象的事情——高考。
早在白明修刚刚回到顺天的时候,《大明日报》在第二版比较显眼的位置上就发了一条新闻,介绍大明光复皇帝陛下要参加高考的事情。而这一天的头版头条是,大明将首次举行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整个大明本土现在已经成立的十所大学将正式通过高考录取新生入学。
这十所大学分别是明华大学、顺天大学、大明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应天大学、岭南大学、顺天师范大学、华北工业大学、永历大学。
其中一半的高等学府都位于顺天府,也直接奠定了顺天为大明学术之都的地位。
除了位于本土的十所大学之外,澳洲还有一所澳洲大学和一所熙天理工学院两所大学,吴敏在缅甸也成立了一所仰光大学。
当高考这个东西一出来之后,其实许多明人是很疑惑的。因为科举是已经延续了千年的制度了,大明即便是有了新国子监的体系,但取士仍是科举,国子监的毕业生也是要考试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自然认为读书的最终通道就是做官。可是大明教育系统包括皇帝都亲自现身说法,大规模地宣传高考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熏陶和教化,很多注意看书读报的明人,已经有了两个基本的认知:第一个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二就是“术业有专攻”。正是因为大明掌握了
先进的科技,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钱粮和实力,打造出更强的武器,才轻松地平推掉了满清。这个已经是这个概念的经典例证,也广为接受。而既然认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就必须认同不同的领域存在不同的学科和专门知识,要掌握知识和科技,就必须通过更高水平的教育和不懈的钻研,这也就是术业有专攻。
所以当大明兴建起一座又一座大学,并使用了大学这个名字,不少士子都是不容易接受的。这些大学毕业后不直接导向仕途,反而是流向工程、机械、文法、数理等不同的学科,从事这些术业有专攻的东西。
为此白明修还专门去参加了高中结业考试,获得了一份高中毕业证。在大明教育体系初创的时代,基本上有这个学力和知识,都可以自费参加考试,以获得学位,并不一定真的全上完这些学校。不过这都是在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层次,到了高等教育大学阶段,必须要念完、修完学分参加考试和毕业答辩,才能拿到毕业证。
白明修的这一篇文章,只是宣布与旧传统割裂的檄文,而真正让全民都震惊的,还是皇帝陛下本人宣布要参加高考,成为一名大学生。
文章的结论就很明确了,大明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有博采众长、有专精深挖的人才,不需要全社会的读书人都想要当官。而大明未来将更重视各学科人才的地位,他们在历史上取得成就和获得的认可和待遇,将也要比官员更强。
民众们震惊皇帝居然还要上学,取得更高学历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关键吃瓜点——那就是皇帝要考取的也是面向公众的公立大学,那么皇帝极有可能会跟同样考上这所大学的人成为同窗,跟皇帝当同窗,这是什么体验?说不定就能跟皇帝产生个交情,未来就飞黄腾达了!
也是因为人们比较传统的读书是为了做官的概念,所以大学这个东西在出现之初并不是非常热门,很多人都选择直接去上国子监,而有些官员的职位要求的学历,也基本上就是最高高中毕业而已。
这种现象让白明修还是有些忧心的,于是他就在大明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人才论》。这篇文章讲的是,大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文章首先提到了人人都想做官,做官发财和谋权的现象。然后白明修描绘了大明的未来,大明得以发展,需要更多的科技知识人才去探索自然规律,总结自然科学知识;需要更多的社会科学人才去总结过去历史经验,去探寻治理社会和理解世界的方法论和法门。大明要求发展,必须在各个领域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而一个只会为官谋财的社会,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科技发展缓慢,从而给大明带来又一次类似甲申之变的灾难。大明要始终铭记以民为本,以全民的福祉为先,保障国家、人民、民族的利益,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重视教育,重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