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帝王情冢(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沉鸾孽最新章节!
七日后,中天帝臣往出殡,葬入帝陵。翌日早朝之上,朗星的话得以印证。
礼部历来负责皇室选秀,此次也毫无例外地率先提及立后之事:“我大宣朝本就时值初立,民心不稳,如今先皇殡天,圣上登基,臣等以为,尽早立后、充盈后宫乃是头等大事。”
臣暄并未做声。
礼部尚书有些尴尬地立在大殿中央,再道:“靖侯是圣上义弟,已然娶妻承嗣。弟如此,圣上乃是先皇独脉,更应开枝散叶。”
臣暄端坐在丹墀的御座之上,沉声道:“先皇殡天不足十日,张大人便迫不及待提醒朕充盈后宫,难道这便是礼部的知礼之事?”
礼部张尚书好似早已料到臣暄会有此一说,面不改色回道:“微臣以为,早日充盈后宫、开枝散叶便是大礼,先皇在天有灵,只会更加欣慰。”
臣暄眯着眼睛尚未说话,臣往生前定下的几位辅国大臣便一一表态,恳请选秀立后。
“圣上已然二十有四,却内室虚空,膝下无嗣,此于礼不合……”
“圣上一日不立后,百姓便一日无母,其心惶恐,不利于国之安稳……”
“即便没有立后的可意人选,也应当先纳妃……”
“后宫空置,只会为有心人所猜疑……”
“古之有云,齐家治国平天下,若不齐家……”
……
一时之间,朝臣犹如事先商量好了一般,异口同声打开了话匣子,话题无一不指向同一件事——充盈后宫。
臣暄冷眼旁观着一众朝臣的呈请,沉默半晌又道:“先皇膝下只朕一子,我父子亲厚更胜常人。如今朕尚且处在热孝之中,诸位爱卿便提及立后之事,难道这是我大宣朝以仁孝治天下该说出的话吗?”
想是臣暄的语气不够威严,此刻尚有不知好歹的朝臣再次进言,道:“自古以来,天子戴孝,只有三月。选秀之事,从置办到秀女入宫,少说也要半年光景。如今圣上热孝在身,大可缩小选秀范围,不必铺张,给礼部三个月时间准备足以。届时圣上恰好出了孝,便可选妃立后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臣暄看在眼中,只冷冷一笑。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他自然清楚得很。无非是看他新皇登基,想要给他个下马威,顺便将一些女人送入后宫里来,好时时刻刻牵制于他。
然而眼下他初坐龙椅,却不能和这些大臣硬碰硬,搞砸了君臣关系。尤其是这当中不乏从北熙投诚而来的旧臣,当初臣家也曾许诺过他们官荫俸禄,如若此刻再因立后之事公然闹翻,落在有心人眼中只怕便会大肆加以利用,生出一场风波。
若此刻自己只是孑然一人,臣暄断然不怕得罪这些朝臣。可如今他先是北宣晟瑞帝,其次才是臣家子孙,便不得不时时刻刻将家国利益放在首位。这些个大臣,不仅不能得罪,且还要尽心笼络,否则自己不仅会被扣上“忘恩负义、怠慢老臣”的帽子,国之根基,也会就此动摇。
更甚者,引起朝中动乱,民心涣散,令北宣初建的政权,毁于一旦。
如今最好的解决法子便是允下选秀之事,令公卿世家把适龄的闺女放入序央宫偌大的后宫之中。如此不仅给朝臣们吃了定心丸,短期内也不至于再闹出什么不可调和的君臣矛盾,毕竟还要顾着后宫的脂粉堆儿。
这是那日与朗星商议后的最好办法,臣暄又岂会不知?
然而不知为何,他偏生不想让这些人如愿。
臣暄从御座之上起身,双手背负,在丹墀上缓缓踱着步子,心中的滋味十分莫辨。有意料之中的把握,有为人所迫的烦躁,有小心谨慎的斟酌,亦有心不甘情不愿的抗拒。
想从前他父子二人举事筹谋之时,不是没有考虑过“联姻”这条路子。程国公更是以麾下二十万兵马做嫁妆,为嫡女程初婷求得这桩姻缘。可当初即便是父亲臣往,也没有强硬表态必须要谁当儿媳,遑论如今父皇殡天,难道这些老臣自恃更有资格置喙他该娶谁吗?
只此一个早朝,便让臣暄深刻地体会到了君王并非绝对的权威。不仅要心系苍生和天下兴亡,且还要慎重对待前朝后宫的种种人际,更要顾全一个名声。
名声,名声……臣暄越想越觉烦躁,却又深知自己绝不能在初初登基便被诟病是个暴君,于是只得耐下性子,看向一直不发一言的朗星:“靖侯何意?”
朗星这才恭谨出列,禀道:“圣上与先皇父子情深,比之寻常人家还多了一份建功立国的艰难辛苦。微臣与先皇担着父子虚名,更能体会圣上的苦楚与孝心……”
朗星语调并不高亢,说出的话却是不乏铿锵:“想民间热孝三年,皇家热孝三月,以微臣了解,圣上怕是觉得三月光景已是短暂,恨不能如民间那般为先皇守孝三年。若是如今广为选秀,圣上必定寝食难安,即便今次立了后、纳了妃,也会心有龃龉,与后宫不得安然相处。”
朗星这番话,臣暄并没有事先交代过。然而自己是个什么想法,又在等着谁,这个义弟最是清楚不过。臣暄怅然地长叹一声,对着大殿之上道:“靖侯此言,深得朕心。”
礼部张尚书闻言,便也未再多说什么,默默退入列内。倒是臣往生前册封的辅国大臣之一,太傅谭文再次进言道:“圣上对先皇的孝心,举国皆知。然而先皇只圣上一脉,圣上早日开枝散叶,才是对先皇的大孝。”
臣暄终是有些沉不住气了,冷冷道出一句:“诸位爱卿方才也说了,朕如今二十有四。难道不是时值壮年?还是诸位担心朕会英年早逝?没有子嗣送终?”
大殿之上立时窸窸窣窣跪了一地,所有朝臣异口同声地请罪:“微臣惶恐。”
臣暄看着一地下跪的大臣,怕自己有朝一日终究要受制于这种“跪谏”的方式,做个违心的皇帝。如此想着,便觉得心口有如压了几块大石,憋屈至极,却又不能公然枉费这些大臣的一番“苦心”,落下话柄。
臣暄心中气得几乎要掀翻御案,面上却还是强忍了下来,道:“诸位爱卿为朕着想,朕心领了。三月之后选秀立后,未免太过匆忙,朕也不想落个不孝之名。来年吧,一年之后,再由礼部着手此事。”
他唯有先退一步,将这件事押后一年,也好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去考虑。
臣暄此言一出,大部分朝臣还是认可的。其一,新帝没有抵过众臣的劝谏;其二,新帝终是松口允诺选秀;其三,各家尚有不够资龄的女儿,再过一年,便也够入宫年龄了。
这个推后一年的法子,实在皆大欢喜。
臣暄见众臣皆无异议,也没了心思继续早朝,便随意挥手道:“今日到此吧。无事退朝。”想了想又道:“靖侯留下。”
朗星本就是臣暄的义弟,兄弟两人有话要说也无可厚非,臣暄原想私下传召朗星,又怕被宫内的眼线看去,于是便大大方方地在早朝结束后公然留下他,这样一来旁人反而不会多想。
下了朝,臣暄便沉下脸色对朗星道:“你陪朕到御花园里走走。”
朗星情知臣暄此刻必定心情欠佳,便安慰道:“那些老骨头仗着资历老,自恃功高,皇兄不必放在心上。”
臣暄已然看得透彻,只冷笑道:“历朝历代,哪里没有几个迂腐的硬骨头,即便鸾夙的父亲也是……”说到此处,臣暄却住了口,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不是因为非议了逝者,而是因为想起了那个远在南熙的女子。
朗星看着臣暄一张清俊容颜流露出的寂寞神色,犹如秋雨梧桐般有着无声的微痛。此时的臣暄,已不是初登帝位的年轻君王,他不过是失去心头挚爱的寻常男子。
朗星在心底轻轻叹气,收起了君臣之间的那份疏远,主动提到:“皇兄如今抽不得身,不如派我去一趟南熙吧,我早便想去会会聂七。”
臣暄沉吟了片刻,终是摇头:“如今我还没有准备好,你去了也是徒劳。”
“准备好什么?”朗星有些不解。
臣暄看了朗星一眼,眼中寂寞之意更盛:“没有准备好给她一世安稳。”他的话语渐渐冷冽起来:“你看今日早朝的情形,那些人只差拿刀架着我,逼我立后。即便夙夙回来又如何,怕也是被他们拦着不让进宫。”
臣暄长叹着再道:“她那个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谁又能强迫她一星半点了?若是教她忍受朝臣的侮辱与质疑,她怎么肯?”臣暄看着朗星,又加上一句:“我也不肯。”
五月的花香阵阵飘来,各色花卉在御花园中争艳夺目,宛如无数邀宠的美人。臣暄默默站在一池白荷前,无比失意地继续道:“况且她如今愿不愿意回来,还是两说。”
朗星闻言大感诧异。在他心中,臣暄向来是自负的,无论从前受制于黎都之时,还是攻打北熙江山之时,皆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他从未见过这个名义上的皇兄如此失意。
“鸾夙真是有福气,能得皇兄这般深情。”朗星笃定道:“她其实是个嘴硬心软之人,也一味认着死理儿。皇兄待她如何,鸾夙自当心中有数,也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女子。”
臣暄却是摇头苦笑:“可她与聂沛涵在一起,便没人能说得准了。鸾夙很喜欢他。”他终是迈开脚步,顺着白荷池缓缓向南走,边走边道:“我与她最后相见,彼此仍在置气之中,也不知她如今气消了没有。”
这一句话,朗星无法代鸾夙回答。只怕自己如今给了臣暄希望,日后会教他更加失望。
“我此生最痛恨受制于人。从前在黎都已然受够了,没想到如今做了皇帝,还要如此受人胁迫。”臣暄忽然敛去了寂寞神色,憋屈地道:“连娶妻生子都要被人算计着!”
“身为帝王,有许多无可奈何。”朗星只能说出这一句安慰之语,再高深的,他也说不出来了。
臣暄好似是在寻一个出口,欲将今日早朝所受的郁闷尽数发泄出来。他停下脚步,蹙眉折下眼前一朵鸢兰,而后忽然转身返回来时之路,再不看这满园芳菲春色。
朗星连忙追上臣暄的步伐,两人一路沉默着从御花园而出。朗星跟随臣暄出入沙场三年,最是清楚他这番模样,臣暄一语不发地疾步而行时,必定是在思考,说得再深一些,恐怕是心中下了什么决断。
直至走到御花园东门前,臣暄才倏然停下脚步,任由身后花香袭人,只定定看着手中的鸢兰。片刻之后,又眯着双眼抬首望向五月骄阳,但是说出的话却与这艳阳天极不相衬。
多年以后,朗星仍对当日的情形念念不忘。臣暄的那一句话,明明说得淡然又随意,可听在他耳中,只觉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飞扬。
面前是骄阳似火,身后是百花争艳,年轻的北宣晟瑞帝立在这一片璀璨绚丽之中,肆意犹如翻手为云的宿命之神:“一个男人,若是连枕边人都不由自己做主,岂不窝囊?遑论帝王。”
(10点第二更)
七日后,中天帝臣往出殡,葬入帝陵。翌日早朝之上,朗星的话得以印证。
礼部历来负责皇室选秀,此次也毫无例外地率先提及立后之事:“我大宣朝本就时值初立,民心不稳,如今先皇殡天,圣上登基,臣等以为,尽早立后、充盈后宫乃是头等大事。”
臣暄并未做声。
礼部尚书有些尴尬地立在大殿中央,再道:“靖侯是圣上义弟,已然娶妻承嗣。弟如此,圣上乃是先皇独脉,更应开枝散叶。”
臣暄端坐在丹墀的御座之上,沉声道:“先皇殡天不足十日,张大人便迫不及待提醒朕充盈后宫,难道这便是礼部的知礼之事?”
礼部张尚书好似早已料到臣暄会有此一说,面不改色回道:“微臣以为,早日充盈后宫、开枝散叶便是大礼,先皇在天有灵,只会更加欣慰。”
臣暄眯着眼睛尚未说话,臣往生前定下的几位辅国大臣便一一表态,恳请选秀立后。
“圣上已然二十有四,却内室虚空,膝下无嗣,此于礼不合……”
“圣上一日不立后,百姓便一日无母,其心惶恐,不利于国之安稳……”
“即便没有立后的可意人选,也应当先纳妃……”
“后宫空置,只会为有心人所猜疑……”
“古之有云,齐家治国平天下,若不齐家……”
……
一时之间,朝臣犹如事先商量好了一般,异口同声打开了话匣子,话题无一不指向同一件事——充盈后宫。
臣暄冷眼旁观着一众朝臣的呈请,沉默半晌又道:“先皇膝下只朕一子,我父子亲厚更胜常人。如今朕尚且处在热孝之中,诸位爱卿便提及立后之事,难道这是我大宣朝以仁孝治天下该说出的话吗?”
想是臣暄的语气不够威严,此刻尚有不知好歹的朝臣再次进言,道:“自古以来,天子戴孝,只有三月。选秀之事,从置办到秀女入宫,少说也要半年光景。如今圣上热孝在身,大可缩小选秀范围,不必铺张,给礼部三个月时间准备足以。届时圣上恰好出了孝,便可选妃立后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臣暄看在眼中,只冷冷一笑。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他自然清楚得很。无非是看他新皇登基,想要给他个下马威,顺便将一些女人送入后宫里来,好时时刻刻牵制于他。
然而眼下他初坐龙椅,却不能和这些大臣硬碰硬,搞砸了君臣关系。尤其是这当中不乏从北熙投诚而来的旧臣,当初臣家也曾许诺过他们官荫俸禄,如若此刻再因立后之事公然闹翻,落在有心人眼中只怕便会大肆加以利用,生出一场风波。
若此刻自己只是孑然一人,臣暄断然不怕得罪这些朝臣。可如今他先是北宣晟瑞帝,其次才是臣家子孙,便不得不时时刻刻将家国利益放在首位。这些个大臣,不仅不能得罪,且还要尽心笼络,否则自己不仅会被扣上“忘恩负义、怠慢老臣”的帽子,国之根基,也会就此动摇。
更甚者,引起朝中动乱,民心涣散,令北宣初建的政权,毁于一旦。
如今最好的解决法子便是允下选秀之事,令公卿世家把适龄的闺女放入序央宫偌大的后宫之中。如此不仅给朝臣们吃了定心丸,短期内也不至于再闹出什么不可调和的君臣矛盾,毕竟还要顾着后宫的脂粉堆儿。
这是那日与朗星商议后的最好办法,臣暄又岂会不知?
然而不知为何,他偏生不想让这些人如愿。
臣暄从御座之上起身,双手背负,在丹墀上缓缓踱着步子,心中的滋味十分莫辨。有意料之中的把握,有为人所迫的烦躁,有小心谨慎的斟酌,亦有心不甘情不愿的抗拒。
想从前他父子二人举事筹谋之时,不是没有考虑过“联姻”这条路子。程国公更是以麾下二十万兵马做嫁妆,为嫡女程初婷求得这桩姻缘。可当初即便是父亲臣往,也没有强硬表态必须要谁当儿媳,遑论如今父皇殡天,难道这些老臣自恃更有资格置喙他该娶谁吗?
只此一个早朝,便让臣暄深刻地体会到了君王并非绝对的权威。不仅要心系苍生和天下兴亡,且还要慎重对待前朝后宫的种种人际,更要顾全一个名声。
名声,名声……臣暄越想越觉烦躁,却又深知自己绝不能在初初登基便被诟病是个暴君,于是只得耐下性子,看向一直不发一言的朗星:“靖侯何意?”
朗星这才恭谨出列,禀道:“圣上与先皇父子情深,比之寻常人家还多了一份建功立国的艰难辛苦。微臣与先皇担着父子虚名,更能体会圣上的苦楚与孝心……”
朗星语调并不高亢,说出的话却是不乏铿锵:“想民间热孝三年,皇家热孝三月,以微臣了解,圣上怕是觉得三月光景已是短暂,恨不能如民间那般为先皇守孝三年。若是如今广为选秀,圣上必定寝食难安,即便今次立了后、纳了妃,也会心有龃龉,与后宫不得安然相处。”
朗星这番话,臣暄并没有事先交代过。然而自己是个什么想法,又在等着谁,这个义弟最是清楚不过。臣暄怅然地长叹一声,对着大殿之上道:“靖侯此言,深得朕心。”
礼部张尚书闻言,便也未再多说什么,默默退入列内。倒是臣往生前册封的辅国大臣之一,太傅谭文再次进言道:“圣上对先皇的孝心,举国皆知。然而先皇只圣上一脉,圣上早日开枝散叶,才是对先皇的大孝。”
臣暄终是有些沉不住气了,冷冷道出一句:“诸位爱卿方才也说了,朕如今二十有四。难道不是时值壮年?还是诸位担心朕会英年早逝?没有子嗣送终?”
大殿之上立时窸窸窣窣跪了一地,所有朝臣异口同声地请罪:“微臣惶恐。”
臣暄看着一地下跪的大臣,怕自己有朝一日终究要受制于这种“跪谏”的方式,做个违心的皇帝。如此想着,便觉得心口有如压了几块大石,憋屈至极,却又不能公然枉费这些大臣的一番“苦心”,落下话柄。
臣暄心中气得几乎要掀翻御案,面上却还是强忍了下来,道:“诸位爱卿为朕着想,朕心领了。三月之后选秀立后,未免太过匆忙,朕也不想落个不孝之名。来年吧,一年之后,再由礼部着手此事。”
他唯有先退一步,将这件事押后一年,也好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去考虑。
臣暄此言一出,大部分朝臣还是认可的。其一,新帝没有抵过众臣的劝谏;其二,新帝终是松口允诺选秀;其三,各家尚有不够资龄的女儿,再过一年,便也够入宫年龄了。
这个推后一年的法子,实在皆大欢喜。
臣暄见众臣皆无异议,也没了心思继续早朝,便随意挥手道:“今日到此吧。无事退朝。”想了想又道:“靖侯留下。”
朗星本就是臣暄的义弟,兄弟两人有话要说也无可厚非,臣暄原想私下传召朗星,又怕被宫内的眼线看去,于是便大大方方地在早朝结束后公然留下他,这样一来旁人反而不会多想。
下了朝,臣暄便沉下脸色对朗星道:“你陪朕到御花园里走走。”
朗星情知臣暄此刻必定心情欠佳,便安慰道:“那些老骨头仗着资历老,自恃功高,皇兄不必放在心上。”
臣暄已然看得透彻,只冷笑道:“历朝历代,哪里没有几个迂腐的硬骨头,即便鸾夙的父亲也是……”说到此处,臣暄却住了口,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不是因为非议了逝者,而是因为想起了那个远在南熙的女子。
朗星看着臣暄一张清俊容颜流露出的寂寞神色,犹如秋雨梧桐般有着无声的微痛。此时的臣暄,已不是初登帝位的年轻君王,他不过是失去心头挚爱的寻常男子。
朗星在心底轻轻叹气,收起了君臣之间的那份疏远,主动提到:“皇兄如今抽不得身,不如派我去一趟南熙吧,我早便想去会会聂七。”
臣暄沉吟了片刻,终是摇头:“如今我还没有准备好,你去了也是徒劳。”
“准备好什么?”朗星有些不解。
臣暄看了朗星一眼,眼中寂寞之意更盛:“没有准备好给她一世安稳。”他的话语渐渐冷冽起来:“你看今日早朝的情形,那些人只差拿刀架着我,逼我立后。即便夙夙回来又如何,怕也是被他们拦着不让进宫。”
臣暄长叹着再道:“她那个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谁又能强迫她一星半点了?若是教她忍受朝臣的侮辱与质疑,她怎么肯?”臣暄看着朗星,又加上一句:“我也不肯。”
五月的花香阵阵飘来,各色花卉在御花园中争艳夺目,宛如无数邀宠的美人。臣暄默默站在一池白荷前,无比失意地继续道:“况且她如今愿不愿意回来,还是两说。”
朗星闻言大感诧异。在他心中,臣暄向来是自负的,无论从前受制于黎都之时,还是攻打北熙江山之时,皆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他从未见过这个名义上的皇兄如此失意。
“鸾夙真是有福气,能得皇兄这般深情。”朗星笃定道:“她其实是个嘴硬心软之人,也一味认着死理儿。皇兄待她如何,鸾夙自当心中有数,也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女子。”
臣暄却是摇头苦笑:“可她与聂沛涵在一起,便没人能说得准了。鸾夙很喜欢他。”他终是迈开脚步,顺着白荷池缓缓向南走,边走边道:“我与她最后相见,彼此仍在置气之中,也不知她如今气消了没有。”
这一句话,朗星无法代鸾夙回答。只怕自己如今给了臣暄希望,日后会教他更加失望。
“我此生最痛恨受制于人。从前在黎都已然受够了,没想到如今做了皇帝,还要如此受人胁迫。”臣暄忽然敛去了寂寞神色,憋屈地道:“连娶妻生子都要被人算计着!”
“身为帝王,有许多无可奈何。”朗星只能说出这一句安慰之语,再高深的,他也说不出来了。
臣暄好似是在寻一个出口,欲将今日早朝所受的郁闷尽数发泄出来。他停下脚步,蹙眉折下眼前一朵鸢兰,而后忽然转身返回来时之路,再不看这满园芳菲春色。
朗星连忙追上臣暄的步伐,两人一路沉默着从御花园而出。朗星跟随臣暄出入沙场三年,最是清楚他这番模样,臣暄一语不发地疾步而行时,必定是在思考,说得再深一些,恐怕是心中下了什么决断。
直至走到御花园东门前,臣暄才倏然停下脚步,任由身后花香袭人,只定定看着手中的鸢兰。片刻之后,又眯着双眼抬首望向五月骄阳,但是说出的话却与这艳阳天极不相衬。
多年以后,朗星仍对当日的情形念念不忘。臣暄的那一句话,明明说得淡然又随意,可听在他耳中,只觉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飞扬。
面前是骄阳似火,身后是百花争艳,年轻的北宣晟瑞帝立在这一片璀璨绚丽之中,肆意犹如翻手为云的宿命之神:“一个男人,若是连枕边人都不由自己做主,岂不窝囊?遑论帝王。”
(10点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