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血火辽东(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大唐风流军师最新章节!
安市城外,唐军陆续到达这里,此时城外集中了四大总管和各军将领。李世民的中央六军都以驻扎完毕,大营连绵十几里地远。
李世民心里清楚,根据探马报告,在安市城里主将是高延寿,副将高惠贞,都算是高句丽的重臣,统领高句丽大军,同时有靺鞨和绝奴部还有灌奴部大军共计十五万之众,他们依山建营,连绵百里,封锁了进攻高句丽都城平壤的道路。
泉盖苏文以辽东城为中心点建立的第的一道防线,前后阻击唐军三个多月,第二道防线已经是最后底线,如果这道防线不能坚持到冬天来临,高句丽也就完了。
所以他十分重视这道防线,在整个防线的三个主要节点上,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和守成器械弓箭雷石,相信以这样的防线是没问题的。
城外的唐军大营,黄罗帐之内,李世民看着几个总管问道:“各位爱卿,有什么进攻良策。”
李道宗说道:“皇上,我们只有三万部队,而对方是十五万人,五比一的兵力,我想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处于不利状态。”
李绩紧皱着眉头,他也没什么办法,最危险的是高句丽要是来个死守,以三万兵力进攻十五万的部队,基本没有攻克的可能。他说道:“皇上,如果高延寿坚守,我们失败的可能性大增,野战还有胜利的可能。”
李世民点点头:“懋功所说很有道理,我们不适合拖延,唐军利于速战。高延寿有三条计策可行,坚守不出,我们前有坚城,后又沼泽,将疲兵少,后继粮草不足,等到我们无力战斗的时候,可以轻松胜利,这是上策。他要是带走城中百姓粮草,引兵后退,我们无力进攻,这是中策。不知自己能力,引兵出战,想击溃我们,那是下策。朕算计他必然采取下策。”
张世贵就是一个马屁精,赶紧问道:“皇上为什么这样说,臣不明白。”
李世民多少有些显示,因为在白岩城的行为,引起众将不满,特别是士兵,很快都知道程勇因为什么被罢官,这更加让士兵不满。
如今面对高句丽大军,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还有周围大唐放回去的人,都跑到安市城里去,又参加到守城的行列中。
李世民急于显示自己的英明决定,听到张世贵的问话说道:“高延寿有三点必采用下策的原因,第一,他有十五万兵力,我们只有三万,他们没有怕我们的道理。以为能一战而胜,当然没有不出战的道理。第二,城中十几万军队,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同样不可能持久。而且高句丽连续丢掉八城,想挽回在北方盟主的地位,要是畏缩不战,契丹,靺鞨就可能背叛他们。泉盖苏文想保住地位,需要战功。第三,我们士兵惯于野战,求战心切,士气高涨。但是只要示敌以弱,他们必然出战,想一战定输赢,所以我说高延寿必然出战。”
这回别说张世贵,就连李绩也承认,皇上确实在用兵上有能力。听到李世民的分析,众将都是信心十足。李世民说道:“阿史那杜尔,你领兵三千前去挑战,高句丽必然出兵迎战,以试探我军虚实,你假意战败,骄敌之心。”
阿史那杜尔是突厥降将,作战谈不上多厉害,但是逃跑绝对没问题的。突厥兵历来是打不过就跑,又都是骑兵,立即答应领兵前去挑战。
李世民说道:“诸位爱卿,带领你们的士兵,要是阿史那战败,立即引兵后退,在六山坚决防御。高延寿必然离开防线,全力进攻,我们就用野战击败他。”
众将一起答应,赶紧去准备。阿史那杜尔带着他的三奇兵前往安市城讨敌骂阵,做出攻城的架势。
安市城中,增援的高句丽军主将聚到一起,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高句丽已经全部惊慌失措。可身为大军主帅的高延寿还是信心十足。
副将解伦玉说道:“大人,我们该如何坚守?”
“坚守”高延寿冷冷一笑“我们是十五万兵力,还用防守吗?难道我们五个打不过唐军一个?”
其实这是最愚蠢的话,战场上是这么比人数的吗?可他的手下都觉得正确。
也是,我们高句丽人,骁勇善战,哪是唐军可以比的。只是突厥,吐谷浑太弱,才被唐军击败。当年隋炀帝三十万大军,不是一样败退回去?唐军区区三万之众,还以为高句丽人是纸糊的吗?
大对卢高正义是个谨慎的人,很有头脑,从来都没有小瞧唐朝军队。对高延寿说道:“高大人,当年中原大乱,群雄四起,逐鹿中原,李家实力并不强,但李世民却一路走来,平定天下。大唐江山十之七八是他打下的,所以李世民用兵不可小视。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守,马上就会进入冬季。他们旷日持久,必然兵疲将弱,士兵思归。我们只要派出部队,骚扰他们的补给线,就可以轻易击败唐军。”
这个建议就是李世民说的上策,可骄傲的高延寿根本不想听,一个对卢而已,也敢妄谈军事。冷着脸说:“不要多言,我自有主张。”
正要下达命令,接到报告,城外唐军叫阵,有攻城的意思。高惠贞说道:“大人,我带领一部分军队迎战,看看唐军虚实。”
高延寿点头,高惠贞是他的副将,其实职位上两个人一样,点起五千兵马出城。阿史那杜尔就是来打败仗的,所以也没什么准备,双方一照面就开战。
一开始阿史那还很勇猛,但是时间不长就不行了,立即向远处撤退,高惠贞哪能放过竟全功的机会,立即引兵追赶,双方一跑一追,向沙卑城跑去。
听到这样的报告,高延寿更加信心十足,立即领兵出城,向前进入城外,阻挡住李世民大军的去路。
中军帐里,听说高延寿出城十万大军,迎上唐军,离开依托的坚城,李世民脸上是轻蔑的笑容。
站在高岗上,看着远处说道:“高延寿果然自大如此,那朕就败他于此地。”
李道宗说道:“皇上,盖苏文起兵十五万在此,平壤必然空虚,给我五千兵马,我奇袭平壤,一战可定。”
李世民摇头:“不可以,我们兵力本来就少,再一分兵必然很难取得胜利。平壤是都城,不是那么容易占领的,还是击败高延寿,占领安市城。”
李绩说道:“皇上,王爷说的也有道理,这是奇兵突袭,虽然有些冒险,但可以快速解决高句丽。”
长孙无忌是了解李世民的,这一次随军出征,带领的文臣不多,但长孙无忌是可以指挥打仗的人,和房玄龄一样能文能武。所以李世民留下房玄龄和李大亮镇守长安。
留高士廉、刘泊、马周、张行成、高季辅在定州辅佐太子监国,只是带上长孙无忌,孙敬宗几个文臣前来。长孙无忌知道,皇上用兵一直都是兵行险招,可如今是皇上了,不可能再冒险,也就没有出言支持。
李世民说到:“令李勣将步骑一万五千人在西岭布阵,引诱敌军出击;令长孙无忌、牛进达领精兵一万以为奇兵,伏于山北狭谷之中,待发起攻击时,从敌后冲出。我亲率步骑五千 ,挟带鼓角,收卷旗帜,在北山之上。诸军以鼓角之声为号,一齐出击。”
“诺”众人一起躬身领命。
李世民自信满满的说道:“许敬宗带领其他文臣在军营大帐之侧设立受降之所。”
李世民的自信感染周围这些人,仿佛又看到当年征战天下的秦王,只是比那时老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高延寿听到探马报告唐军在六山布阵,准备迎战。他感到大喜,唐军总共才三万部队,自己这是十万兵力,就是压也能压死唐军。立即传令集结大军摆阵迎敌。
看着列阵的高句丽士兵,李世民站在北山顶上,远处山谷中扬起阵阵烟尘,那是长孙无忌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立即喊道:“擂鼓吹响号角。”
山下的士兵,听到号角声,立即一起大声呐喊。战鼓声惊天动地,高延寿大吃一惊,李世民怎么有伏兵,他根本没想到李世民这么点兵力还敢分兵包围自己。连忙传令,调整部署,准备迎战其他方向的兵力。
可十万大军,已经漫山遍野,想临时调整,那不是开玩笑吗?这一调整立即引起混乱。战场指挥经验丰富的李绩立即喊道:“长枪布阵,向前进攻,骑兵两侧踹营。杀!”
战鼓声中,整队士兵排成方阵,全是长枪对外,向前冲杀,而两侧的骑兵作为骚扰部队,立即杀了出去。这一来还没有调整好的高句丽大军立即后退,更加引起混乱。一匹白马像旋风一样冲进高句丽军阵中,马上战将白袍银甲,手中方天画戟无人能敌,挡开一切士兵,直取中军。
李世民赶紧问道:“那是哪员虎将?”
可是谁也不知道,有眼尖的侍卫说道:“他不是将官,看盔缨只是小校。”
李世民连忙说道“战斗结束,找来见朕,这是猛将。”
身边的侍卫连忙答应,进攻银甲战将是河东人,姓薛名礼字仁贵这一次都是募兵,他想建功立业,投身军伍前来辽东。另一面杀进去的勇将就是被李世民降职的程勇,他是骑士团出身,战斗力极强,一手马槊,一手马刀,和薛礼杀个旗鼓相当,一左一右两员大将杀进军中
有这两支骑兵冲杀,李绩的大军正面压上,高句丽军本来就慌乱,根本失去战斗之心,整个军队变得混乱不堪。听到战斗开始,长孙无忌和牛进达领兵从山里杀出。李世民抽出自己的佩剑喊道;“中军队,和我一起杀敌。”
金盔金甲,黄罗伞盖,那是皇上,这一下唐军可是士气大增,勇猛的向前冲杀。高句丽军队彻底失去战斗意志,很多士兵不是逃跑就是乱窜,跑不了就跪倒投降。到处是跪倒投降的士兵,剩下的就是尸体。战斗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午后。
高延寿的大军伤亡投降超过一半。他带领残兵退守到一个山谷中,被唐军包围了。此时他的兵力仍然超过李世民的军队,可惜士气全无,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一副等死的样子。
高惠贞苦着脸说道:“大人,我们怎么办?刚才士兵报告,后退的桥梁全部被拆毁,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粮草牲畜全都遗失。”
高延寿已经知道高惠贞什么意思,就问道:“你的意思怎么办?”
高惠贞说道:“大唐政策没变,孙代音可是白岩城刺史。”
高延寿明白了,点点头说道:“你联系吧。”
高惠贞立即派人联系唐军,傍晚的时候,李世民哈哈大笑,因为高延寿他们投降了。
六山之战,大唐以伤亡四千人的代价歼灭高句丽士万大军,俘虏达到七万多人,只是跟着高延寿投降的就接近四万人。战马是五万匹,牛羊五六万头,粮草无其带数。这一下可是不用担心后勤粮草跟不上了,只要拿下安市城,就可以取得胜利。
李世民一高兴,留下军官一下三千多人,授予他们军职武官,前往内地。封高延寿为三品鸿胪寺卿,高惠贞为司农寺卿,移居长安。其他士兵悉数放回,让他们返回平壤,只是把三千多靺鞨兵斩杀。
因为有程勇这件事,谁也没有说什么,可能李世民也听到流传军中的歌谣,所以杀了三千多靺鞨兵,但谁也不敢提这首歌谣。
“唐军生来贱骨头,挨打封官不知羞,屠杀汉人封高官,铁甲心寒埋坟丘,可怜家中妻儿盼,骨埋异乡恨悠悠。”
当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谣的时候,李世民摔碎了两个茶杯。可这不是李彦干的,李彦不在这里。有火无处发泄的李世民,也为了平息士兵的不满,坑杀了三千靺鞨兵。
尽管李世民十分来气,但他也无奈,这些没有远见的士兵,他们又懂什么?大唐哪有能力控制东北这么远的距离,征伐辽东要是不这样干,就会遭到强烈抵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可李世民没有明白他征伐高句丽为的什么?难道就是证明他比隋炀帝强吗?难道就是为了证明他的文治武功吗?说到底还是好大喜功,喜欢四夷臣服的虚荣。可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只能告诉自己不和这些没有远见的士兵一样计较。
台湾北部绿城之内,李彦面前坐着十几位将领,大家都是很恭敬。他们也不可能不恭敬,因为在座的是汉国第一师师长张冬亮,参谋长林明。西唐第一师师长李念,参谋长桑格。东南军第一师孔宪臣,参谋长金九。吕宋第一师师长杜荷,参谋长王敬直。台湾陆战师师长李威,参谋长姚军成。
这些人中,都曾经是李彦的手下,都是出自当年骑士团。本来偷偷跑到吕宋的侯君集想来,但是李承乾不让,他还是罪臣身份,只是谁都不说而已。李承乾临时调杜荷和王敬直前来。
李彦还不知道为什么李念跑到西唐当师长去了,他不是一直在搞科研吗?锦儿到底在干什么?难道还想控制西唐?但李念明显对李彦不满,根本不和李彦说话,只是很客气的敬礼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也根本不给李彦询问解释的机会。在就是台湾舰队司令林祥,吕宋舰队司令魏东升,东南舰队司令乔公旺。
七月初,历时两个月,李彦终于到达台湾。而其他军队却比李彦快,已经集结完毕。
在李彦身边坐着几个黑衣人,其中有两个女人,不知道是什么人。
安市城外,唐军陆续到达这里,此时城外集中了四大总管和各军将领。李世民的中央六军都以驻扎完毕,大营连绵十几里地远。
李世民心里清楚,根据探马报告,在安市城里主将是高延寿,副将高惠贞,都算是高句丽的重臣,统领高句丽大军,同时有靺鞨和绝奴部还有灌奴部大军共计十五万之众,他们依山建营,连绵百里,封锁了进攻高句丽都城平壤的道路。
泉盖苏文以辽东城为中心点建立的第的一道防线,前后阻击唐军三个多月,第二道防线已经是最后底线,如果这道防线不能坚持到冬天来临,高句丽也就完了。
所以他十分重视这道防线,在整个防线的三个主要节点上,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和守成器械弓箭雷石,相信以这样的防线是没问题的。
城外的唐军大营,黄罗帐之内,李世民看着几个总管问道:“各位爱卿,有什么进攻良策。”
李道宗说道:“皇上,我们只有三万部队,而对方是十五万人,五比一的兵力,我想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处于不利状态。”
李绩紧皱着眉头,他也没什么办法,最危险的是高句丽要是来个死守,以三万兵力进攻十五万的部队,基本没有攻克的可能。他说道:“皇上,如果高延寿坚守,我们失败的可能性大增,野战还有胜利的可能。”
李世民点点头:“懋功所说很有道理,我们不适合拖延,唐军利于速战。高延寿有三条计策可行,坚守不出,我们前有坚城,后又沼泽,将疲兵少,后继粮草不足,等到我们无力战斗的时候,可以轻松胜利,这是上策。他要是带走城中百姓粮草,引兵后退,我们无力进攻,这是中策。不知自己能力,引兵出战,想击溃我们,那是下策。朕算计他必然采取下策。”
张世贵就是一个马屁精,赶紧问道:“皇上为什么这样说,臣不明白。”
李世民多少有些显示,因为在白岩城的行为,引起众将不满,特别是士兵,很快都知道程勇因为什么被罢官,这更加让士兵不满。
如今面对高句丽大军,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还有周围大唐放回去的人,都跑到安市城里去,又参加到守城的行列中。
李世民急于显示自己的英明决定,听到张世贵的问话说道:“高延寿有三点必采用下策的原因,第一,他有十五万兵力,我们只有三万,他们没有怕我们的道理。以为能一战而胜,当然没有不出战的道理。第二,城中十几万军队,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同样不可能持久。而且高句丽连续丢掉八城,想挽回在北方盟主的地位,要是畏缩不战,契丹,靺鞨就可能背叛他们。泉盖苏文想保住地位,需要战功。第三,我们士兵惯于野战,求战心切,士气高涨。但是只要示敌以弱,他们必然出战,想一战定输赢,所以我说高延寿必然出战。”
这回别说张世贵,就连李绩也承认,皇上确实在用兵上有能力。听到李世民的分析,众将都是信心十足。李世民说道:“阿史那杜尔,你领兵三千前去挑战,高句丽必然出兵迎战,以试探我军虚实,你假意战败,骄敌之心。”
阿史那杜尔是突厥降将,作战谈不上多厉害,但是逃跑绝对没问题的。突厥兵历来是打不过就跑,又都是骑兵,立即答应领兵前去挑战。
李世民说道:“诸位爱卿,带领你们的士兵,要是阿史那战败,立即引兵后退,在六山坚决防御。高延寿必然离开防线,全力进攻,我们就用野战击败他。”
众将一起答应,赶紧去准备。阿史那杜尔带着他的三奇兵前往安市城讨敌骂阵,做出攻城的架势。
安市城中,增援的高句丽军主将聚到一起,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高句丽已经全部惊慌失措。可身为大军主帅的高延寿还是信心十足。
副将解伦玉说道:“大人,我们该如何坚守?”
“坚守”高延寿冷冷一笑“我们是十五万兵力,还用防守吗?难道我们五个打不过唐军一个?”
其实这是最愚蠢的话,战场上是这么比人数的吗?可他的手下都觉得正确。
也是,我们高句丽人,骁勇善战,哪是唐军可以比的。只是突厥,吐谷浑太弱,才被唐军击败。当年隋炀帝三十万大军,不是一样败退回去?唐军区区三万之众,还以为高句丽人是纸糊的吗?
大对卢高正义是个谨慎的人,很有头脑,从来都没有小瞧唐朝军队。对高延寿说道:“高大人,当年中原大乱,群雄四起,逐鹿中原,李家实力并不强,但李世民却一路走来,平定天下。大唐江山十之七八是他打下的,所以李世民用兵不可小视。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守,马上就会进入冬季。他们旷日持久,必然兵疲将弱,士兵思归。我们只要派出部队,骚扰他们的补给线,就可以轻易击败唐军。”
这个建议就是李世民说的上策,可骄傲的高延寿根本不想听,一个对卢而已,也敢妄谈军事。冷着脸说:“不要多言,我自有主张。”
正要下达命令,接到报告,城外唐军叫阵,有攻城的意思。高惠贞说道:“大人,我带领一部分军队迎战,看看唐军虚实。”
高延寿点头,高惠贞是他的副将,其实职位上两个人一样,点起五千兵马出城。阿史那杜尔就是来打败仗的,所以也没什么准备,双方一照面就开战。
一开始阿史那还很勇猛,但是时间不长就不行了,立即向远处撤退,高惠贞哪能放过竟全功的机会,立即引兵追赶,双方一跑一追,向沙卑城跑去。
听到这样的报告,高延寿更加信心十足,立即领兵出城,向前进入城外,阻挡住李世民大军的去路。
中军帐里,听说高延寿出城十万大军,迎上唐军,离开依托的坚城,李世民脸上是轻蔑的笑容。
站在高岗上,看着远处说道:“高延寿果然自大如此,那朕就败他于此地。”
李道宗说道:“皇上,盖苏文起兵十五万在此,平壤必然空虚,给我五千兵马,我奇袭平壤,一战可定。”
李世民摇头:“不可以,我们兵力本来就少,再一分兵必然很难取得胜利。平壤是都城,不是那么容易占领的,还是击败高延寿,占领安市城。”
李绩说道:“皇上,王爷说的也有道理,这是奇兵突袭,虽然有些冒险,但可以快速解决高句丽。”
长孙无忌是了解李世民的,这一次随军出征,带领的文臣不多,但长孙无忌是可以指挥打仗的人,和房玄龄一样能文能武。所以李世民留下房玄龄和李大亮镇守长安。
留高士廉、刘泊、马周、张行成、高季辅在定州辅佐太子监国,只是带上长孙无忌,孙敬宗几个文臣前来。长孙无忌知道,皇上用兵一直都是兵行险招,可如今是皇上了,不可能再冒险,也就没有出言支持。
李世民说到:“令李勣将步骑一万五千人在西岭布阵,引诱敌军出击;令长孙无忌、牛进达领精兵一万以为奇兵,伏于山北狭谷之中,待发起攻击时,从敌后冲出。我亲率步骑五千 ,挟带鼓角,收卷旗帜,在北山之上。诸军以鼓角之声为号,一齐出击。”
“诺”众人一起躬身领命。
李世民自信满满的说道:“许敬宗带领其他文臣在军营大帐之侧设立受降之所。”
李世民的自信感染周围这些人,仿佛又看到当年征战天下的秦王,只是比那时老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高延寿听到探马报告唐军在六山布阵,准备迎战。他感到大喜,唐军总共才三万部队,自己这是十万兵力,就是压也能压死唐军。立即传令集结大军摆阵迎敌。
看着列阵的高句丽士兵,李世民站在北山顶上,远处山谷中扬起阵阵烟尘,那是长孙无忌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立即喊道:“擂鼓吹响号角。”
山下的士兵,听到号角声,立即一起大声呐喊。战鼓声惊天动地,高延寿大吃一惊,李世民怎么有伏兵,他根本没想到李世民这么点兵力还敢分兵包围自己。连忙传令,调整部署,准备迎战其他方向的兵力。
可十万大军,已经漫山遍野,想临时调整,那不是开玩笑吗?这一调整立即引起混乱。战场指挥经验丰富的李绩立即喊道:“长枪布阵,向前进攻,骑兵两侧踹营。杀!”
战鼓声中,整队士兵排成方阵,全是长枪对外,向前冲杀,而两侧的骑兵作为骚扰部队,立即杀了出去。这一来还没有调整好的高句丽大军立即后退,更加引起混乱。一匹白马像旋风一样冲进高句丽军阵中,马上战将白袍银甲,手中方天画戟无人能敌,挡开一切士兵,直取中军。
李世民赶紧问道:“那是哪员虎将?”
可是谁也不知道,有眼尖的侍卫说道:“他不是将官,看盔缨只是小校。”
李世民连忙说道“战斗结束,找来见朕,这是猛将。”
身边的侍卫连忙答应,进攻银甲战将是河东人,姓薛名礼字仁贵这一次都是募兵,他想建功立业,投身军伍前来辽东。另一面杀进去的勇将就是被李世民降职的程勇,他是骑士团出身,战斗力极强,一手马槊,一手马刀,和薛礼杀个旗鼓相当,一左一右两员大将杀进军中
有这两支骑兵冲杀,李绩的大军正面压上,高句丽军本来就慌乱,根本失去战斗之心,整个军队变得混乱不堪。听到战斗开始,长孙无忌和牛进达领兵从山里杀出。李世民抽出自己的佩剑喊道;“中军队,和我一起杀敌。”
金盔金甲,黄罗伞盖,那是皇上,这一下唐军可是士气大增,勇猛的向前冲杀。高句丽军队彻底失去战斗意志,很多士兵不是逃跑就是乱窜,跑不了就跪倒投降。到处是跪倒投降的士兵,剩下的就是尸体。战斗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午后。
高延寿的大军伤亡投降超过一半。他带领残兵退守到一个山谷中,被唐军包围了。此时他的兵力仍然超过李世民的军队,可惜士气全无,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一副等死的样子。
高惠贞苦着脸说道:“大人,我们怎么办?刚才士兵报告,后退的桥梁全部被拆毁,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粮草牲畜全都遗失。”
高延寿已经知道高惠贞什么意思,就问道:“你的意思怎么办?”
高惠贞说道:“大唐政策没变,孙代音可是白岩城刺史。”
高延寿明白了,点点头说道:“你联系吧。”
高惠贞立即派人联系唐军,傍晚的时候,李世民哈哈大笑,因为高延寿他们投降了。
六山之战,大唐以伤亡四千人的代价歼灭高句丽士万大军,俘虏达到七万多人,只是跟着高延寿投降的就接近四万人。战马是五万匹,牛羊五六万头,粮草无其带数。这一下可是不用担心后勤粮草跟不上了,只要拿下安市城,就可以取得胜利。
李世民一高兴,留下军官一下三千多人,授予他们军职武官,前往内地。封高延寿为三品鸿胪寺卿,高惠贞为司农寺卿,移居长安。其他士兵悉数放回,让他们返回平壤,只是把三千多靺鞨兵斩杀。
因为有程勇这件事,谁也没有说什么,可能李世民也听到流传军中的歌谣,所以杀了三千多靺鞨兵,但谁也不敢提这首歌谣。
“唐军生来贱骨头,挨打封官不知羞,屠杀汉人封高官,铁甲心寒埋坟丘,可怜家中妻儿盼,骨埋异乡恨悠悠。”
当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谣的时候,李世民摔碎了两个茶杯。可这不是李彦干的,李彦不在这里。有火无处发泄的李世民,也为了平息士兵的不满,坑杀了三千靺鞨兵。
尽管李世民十分来气,但他也无奈,这些没有远见的士兵,他们又懂什么?大唐哪有能力控制东北这么远的距离,征伐辽东要是不这样干,就会遭到强烈抵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可李世民没有明白他征伐高句丽为的什么?难道就是证明他比隋炀帝强吗?难道就是为了证明他的文治武功吗?说到底还是好大喜功,喜欢四夷臣服的虚荣。可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只能告诉自己不和这些没有远见的士兵一样计较。
台湾北部绿城之内,李彦面前坐着十几位将领,大家都是很恭敬。他们也不可能不恭敬,因为在座的是汉国第一师师长张冬亮,参谋长林明。西唐第一师师长李念,参谋长桑格。东南军第一师孔宪臣,参谋长金九。吕宋第一师师长杜荷,参谋长王敬直。台湾陆战师师长李威,参谋长姚军成。
这些人中,都曾经是李彦的手下,都是出自当年骑士团。本来偷偷跑到吕宋的侯君集想来,但是李承乾不让,他还是罪臣身份,只是谁都不说而已。李承乾临时调杜荷和王敬直前来。
李彦还不知道为什么李念跑到西唐当师长去了,他不是一直在搞科研吗?锦儿到底在干什么?难道还想控制西唐?但李念明显对李彦不满,根本不和李彦说话,只是很客气的敬礼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也根本不给李彦询问解释的机会。在就是台湾舰队司令林祥,吕宋舰队司令魏东升,东南舰队司令乔公旺。
七月初,历时两个月,李彦终于到达台湾。而其他军队却比李彦快,已经集结完毕。
在李彦身边坐着几个黑衣人,其中有两个女人,不知道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