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年度经济热词解读(财经郎眼02) > 第7章 聚焦中国“农二代”(2)
第7章 聚焦中国“农二代”(2)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年度经济热词解读(财经郎眼02)最新章节!
郎咸平:我们现在是“龙尾”跟“龙尾”的关系。城市里的企业做的事情跟乡镇企业差不多的水平,它的管理机能会稍好,资本规模更大,因此淘汰了乡镇企业。你把农民工又一个机会也给抹杀掉了,然后你自己还是产能过剩,所以你让农民工更没有希望。所以“农二代”的问题是非常复杂,如何能够从根源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我认为是政府该做的事情,不是去再建高速公路,而是把这么多钱拿来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解决产能过剩,让企业赚更多的钱,农民工问题自然解决。
王牧笛:其实我们探讨农民工和“农二代”的问题是在一个框架之下,这个框架是中国最大的一个二元对立,就是城市跟农村的二元对立。在这个框架之下,你会发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当中,农民工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反过来这些已经建好的、繁荣的城市,却亏待了这些农民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叫《充满活力的年轻引擎》,指出这些农民工推动了中国史诗般的繁荣。
闫肖锋:说得好。其实中国现在说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化、国际化,归根结底你都绕不过中国农民问题,你说得再漂亮,这个根基你不解决都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杂志社去年做了一个专题叫《都是农民》,实际上说的什么意思呢?在中国建国之初,中国城镇化的比例是10%,10个里面9个都是农民,最高的北京也就是才14%,那现在的北京人是哪里来的?
王牧笛:往上数三代我们都是农民。
闫肖锋:所以你不能说先进城的这批人占好了位置,后来的人就不让进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你不能在这里停留,停留的话,当成小贩、当成盲流把你赶走,这个是最大的一种亏待。去年不是改革开放30年吗,大家盘点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人物、30件大事,但是我们觉得大家都谈漏了一个群体,所以我们《新周刊》做这个专题的时候,就给农民工颁了一个奖状。他们应该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最大贡献者,我们把这个遗漏了,这是要补课的。
跳“农”门无门
生产力的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才是给农民工最大的机会。
王牧笛:“都是农民”就意味着,你不理解农民你就根本无法理解现在的中国。
闫肖锋:是,这里边有很多城里人的误读。比如说对农民工这个词本身的误读,开始我们对这个群体的称谓是不稳定的,一开始是盲流,后来又叫外来务工者——文一些,然后农民工、打工仔,这些称谓社会学里叫“污名化”。你把他污名化了,所以你对他赶来赶去也就合理化了,你也就心安理得了。
郎咸平:而且我们还有很多的学术单位还把这种问题给美化了,说他们过得很幸福。
闫肖锋:社科院两次的蓝皮书调查结果都是“农村人比城里人幸福”。
郎咸平:这些社科院的调查,我从来是不信的,不过我觉得很有娱乐性。
王牧笛:他们是“被幸福”了。
闫肖锋:就是说这里边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这个参照物的问题,老一代的农民工,他们之所以觉得幸福,是因为他们觉得有奔头了。
王牧笛:“洗脚上田”发现自己的收入比以前多了,可支配的收入有了,这就幸福了。
闫肖锋:实际上就是最惨的城里人都比一般的农民要幸福。你想他最起码一个月有300多块钱的低保,一年都有3000多块钱,你说有几个农民一年能挣3000多块钱。但是第二代农民工他就不一样了,第二代农民工他的参照物跟城里人是一样的,刚才说了,他都是参照这些现代传媒所传播的幸福标准。你再去问他们幸福不幸福,他们肯定会觉得不幸福。
王牧笛:你看中国这30年,好像每一次经济的起飞都跟农民有关。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是农民在土地上获得了一种决策的权利,所以当时经济繁荣。到了90年代的时候,农民可以离开农业,离开农村了,可以进入非农行业了,于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民工潮”应运而生,创造了城市的一个繁荣。中国现在正在面临一次世界上最大范围的城乡人口转移。
郎咸平: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一定来自于农村。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在研究亚洲、南美一些国家如何进行城市化建设,如何进行经济发展时,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那就是压榨农民的剩余价值,就靠这些农民,把他们辛辛苦苦创造的剩余价值大量掠夺,给他们一个最低的报酬。比如说他给社会创造了1000块的产值,我们拿走了900钱,给他100块。那么这个900块形成了亚洲还有南美洲很多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基础,所以世界经济基本上就是靠着压榨农民的剩余价值起飞的。
王牧笛:而且你会看到整个所谓的第三世界或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过程中,它们在城市里面允许农民拖家带口,给了他们“贫民窟”这样一个场所。包括你看雅各布斯写的那个《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她也会对包括纽约这些美国大城市里面的贫民窟,给予一个正面的评价,认为它符合了城市的自发生态,而且给这帮打工者留下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可是中国好像不太一样。
郎咸平:这是误读,美国跟欧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贫民窟,它们是没有的。真正的贫民窟在印度,你看加尔各答的铁路边那才叫真正的贫民窟,那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子,都是吃不起饭的人。如果城市化走到这一步的话,那我告诉你,黄、赌、毒都会出来,那就是成为一个去不掉的毒瘤。我们国家绝对不能靠这种方法来回报农民,最后变成我们允许你搞个贫民窟,这是不可以的。
我们应该要学习美国,学习欧洲,你怎么能为当初替你创造价值的这批农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给他们像印度一样的贫民窟的生活,那个太可怕了。美国跟欧洲它们为什么没有农民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工业发展是从两百多年前开始的,经过一两百年的运作之后,它们透过生产力的拉升而吸收了农民工。比如说我们这个城市本来一年产值是1000块的话,发明了蒸汽机之后,织布速度特别快,我们的产值变成了10000块,我们提高了10倍的生产力,所以可以吸收很多农民进城,当工人也好,做别的也好。你透过生产力的拉抬可以让农民脱离贫民窟,而直接融入城市里面,因此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这个国家的生产力能不能大幅提高。
回到印度,印度为什么有贫民窟,因为这个国家没有美国那样的生产力水平,农民工进城的结果就是进贫民窟。一个国家没有办法靠生产力创造财富来回馈农民,那么可怕的社会问题就出来了。我们要不要走到这一步,首先看看我们这个“龙头”能不能创造足够的生产力,如果不能的话,下面的结果就是黄、赌、毒的贫民窟,这太可怕了。
闫肖锋:刚才说到“龙头”怎么能够带起“龙身”和“龙尾”这个关系,国家应该逼这些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去创新,留出空间给这些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然后城市里也是一样的,城市的规划也应该专门有一个缓冲地带。现在很不幸,这个缓冲地带给谁干了呢?给城里边的城乡结合部的这些村落,叫城中村,这是不得已的。实际上你完全可以主动去规划,规划出这么一个空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过渡,能够让农民有一个踏板。但这个就很难,因为这需要一个很大的支出,这个需要城市人让利,就是我们股市常常说的要获利回吐。你城市人从农民赚到这个剪刀差建设了城市,现在你要补偿给他们。
郎咸平:你知道我们把这些城里面收的税都干什么去了?都去建高速公路了,都去建铁路、建机场了。
王牧笛:现在地方政府要有大喷泉、大花园,一个小县城要有4车道或者6车道的马路。那这种城市化之下,你会发现农民失地越来越多,而失地农民还不能留在城市里面,这就是问题。我看最近龙永图参加一个论坛,他说如果不能让农民工留在城市,不能让农民工在城里买得了房子开始市民生活的话,我们的城市化就根本不是实实在在的城市化,而是虚假的、带水分的城市化。
郎咸平:这不是留不留的问题,而是你生产力不提高的话,他没有机会的,留守的结果就是贫民窟。你看我们现在3、4亿农民留在城市里面,贫民窟的雏形已经开始了,如果他找不到合理报酬的工作的话,你说下一步怎么办。那么这个合理报酬的工作怎么来呢?整个工业必须要往上走,生产力要提升。刚刚肖锋讲到国有企业创新的问题,它创什么新啊,这不可能的,我们国有企业是资源垄断型,不要亏就不错了,还创新?
闫肖锋:所以刚刚说到的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悖论,如果要是没有农民工就业,没有出口订单,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那你这高速公路修起来给谁用呢?
郎咸平:就是啊,去年10月份我们投入4万亿的时候,我就讲了这个钱应该全数用在民营经济,当然没人听我的。发展民营经济有什么好处呢?其中一个好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民营经济赚了更多的钱,往上走,它们负担了中国80%、90%的雇佣量,你才能够吸纳这批农民工。可是我们干了什么呢?把它们拿过来去建高速公路。到最后,好极了,你看到没有中西部高速公路没车跑,我们有富丽堂皇的高速公路体系,然后没车。
王牧笛:而且就算你高速公路建设用了民工,这也是一种短期就业嘛。
郎咸平:对,叫一锤子买卖。我们现在基本上就在做一锤子买卖的工作。
王牧笛:现在“农二代”想成为城里人,有这么几种方式:一个是当兵提干,一个是考大学分配,还有一个是婚配。可能就这三条路。
闫肖锋:婚配进城只限于“农二代”的女性。
王牧笛:只有这三条路,除了这之外,跳出“农”门太困难了。
闫肖锋:是,所以叫跳“农”门无门嘛。
王牧笛:最近看《中国青年报》的一个报道说,现在城里家长找幼儿园,都考虑哪个幼儿园的艺术课程培训比较全面、师资力量比较强。报道中的一个叫来自河北农村的乐乐的妈妈,她在考虑什么事呢?她考虑的是哪家幼儿园收费低,而且最关键的是能够接纳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
郎咸平:像这种教育体系,在全世界看起来都是畸形的、可恨的,连美国这种国家基础教育都是不要钱的。在美国高中之前是不要钱的,因此给每个人一个平等的机会,农民工的孩子念得好的话,他就可以一步步走上去。今天我们透过各种方法,包括实验班、赞助费,把农民工排除在外,你连一个最起码的立足点的平等都不给他,这就是我们教育制度的可恨。
王牧笛:然后《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这个故事,后来乐乐妈妈总算给乐乐找了一个幼儿园。这个幼儿园蚊虫肆虐,四个普通的可能都是农村来的教师教100多个孩子,但起码它有一个好处——收费低。现在你说在大城市里面多少这种“农二代”、这种进城的小朋友是跟着父母去卖菜的。
郎咸平:那我问你那些钱都去哪里了?我们国家30年改革开放这么成功,积累了这么多财富,都用到哪里去了?你告诉我。
郎咸平:我们现在是“龙尾”跟“龙尾”的关系。城市里的企业做的事情跟乡镇企业差不多的水平,它的管理机能会稍好,资本规模更大,因此淘汰了乡镇企业。你把农民工又一个机会也给抹杀掉了,然后你自己还是产能过剩,所以你让农民工更没有希望。所以“农二代”的问题是非常复杂,如何能够从根源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我认为是政府该做的事情,不是去再建高速公路,而是把这么多钱拿来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解决产能过剩,让企业赚更多的钱,农民工问题自然解决。
王牧笛:其实我们探讨农民工和“农二代”的问题是在一个框架之下,这个框架是中国最大的一个二元对立,就是城市跟农村的二元对立。在这个框架之下,你会发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当中,农民工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反过来这些已经建好的、繁荣的城市,却亏待了这些农民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叫《充满活力的年轻引擎》,指出这些农民工推动了中国史诗般的繁荣。
闫肖锋:说得好。其实中国现在说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化、国际化,归根结底你都绕不过中国农民问题,你说得再漂亮,这个根基你不解决都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杂志社去年做了一个专题叫《都是农民》,实际上说的什么意思呢?在中国建国之初,中国城镇化的比例是10%,10个里面9个都是农民,最高的北京也就是才14%,那现在的北京人是哪里来的?
王牧笛:往上数三代我们都是农民。
闫肖锋:所以你不能说先进城的这批人占好了位置,后来的人就不让进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你不能在这里停留,停留的话,当成小贩、当成盲流把你赶走,这个是最大的一种亏待。去年不是改革开放30年吗,大家盘点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人物、30件大事,但是我们觉得大家都谈漏了一个群体,所以我们《新周刊》做这个专题的时候,就给农民工颁了一个奖状。他们应该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最大贡献者,我们把这个遗漏了,这是要补课的。
跳“农”门无门
生产力的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才是给农民工最大的机会。
王牧笛:“都是农民”就意味着,你不理解农民你就根本无法理解现在的中国。
闫肖锋:是,这里边有很多城里人的误读。比如说对农民工这个词本身的误读,开始我们对这个群体的称谓是不稳定的,一开始是盲流,后来又叫外来务工者——文一些,然后农民工、打工仔,这些称谓社会学里叫“污名化”。你把他污名化了,所以你对他赶来赶去也就合理化了,你也就心安理得了。
郎咸平:而且我们还有很多的学术单位还把这种问题给美化了,说他们过得很幸福。
闫肖锋:社科院两次的蓝皮书调查结果都是“农村人比城里人幸福”。
郎咸平:这些社科院的调查,我从来是不信的,不过我觉得很有娱乐性。
王牧笛:他们是“被幸福”了。
闫肖锋:就是说这里边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这个参照物的问题,老一代的农民工,他们之所以觉得幸福,是因为他们觉得有奔头了。
王牧笛:“洗脚上田”发现自己的收入比以前多了,可支配的收入有了,这就幸福了。
闫肖锋:实际上就是最惨的城里人都比一般的农民要幸福。你想他最起码一个月有300多块钱的低保,一年都有3000多块钱,你说有几个农民一年能挣3000多块钱。但是第二代农民工他就不一样了,第二代农民工他的参照物跟城里人是一样的,刚才说了,他都是参照这些现代传媒所传播的幸福标准。你再去问他们幸福不幸福,他们肯定会觉得不幸福。
王牧笛:你看中国这30年,好像每一次经济的起飞都跟农民有关。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是农民在土地上获得了一种决策的权利,所以当时经济繁荣。到了90年代的时候,农民可以离开农业,离开农村了,可以进入非农行业了,于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民工潮”应运而生,创造了城市的一个繁荣。中国现在正在面临一次世界上最大范围的城乡人口转移。
郎咸平: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一定来自于农村。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在研究亚洲、南美一些国家如何进行城市化建设,如何进行经济发展时,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那就是压榨农民的剩余价值,就靠这些农民,把他们辛辛苦苦创造的剩余价值大量掠夺,给他们一个最低的报酬。比如说他给社会创造了1000块的产值,我们拿走了900钱,给他100块。那么这个900块形成了亚洲还有南美洲很多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基础,所以世界经济基本上就是靠着压榨农民的剩余价值起飞的。
王牧笛:而且你会看到整个所谓的第三世界或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过程中,它们在城市里面允许农民拖家带口,给了他们“贫民窟”这样一个场所。包括你看雅各布斯写的那个《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她也会对包括纽约这些美国大城市里面的贫民窟,给予一个正面的评价,认为它符合了城市的自发生态,而且给这帮打工者留下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可是中国好像不太一样。
郎咸平:这是误读,美国跟欧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贫民窟,它们是没有的。真正的贫民窟在印度,你看加尔各答的铁路边那才叫真正的贫民窟,那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子,都是吃不起饭的人。如果城市化走到这一步的话,那我告诉你,黄、赌、毒都会出来,那就是成为一个去不掉的毒瘤。我们国家绝对不能靠这种方法来回报农民,最后变成我们允许你搞个贫民窟,这是不可以的。
我们应该要学习美国,学习欧洲,你怎么能为当初替你创造价值的这批农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给他们像印度一样的贫民窟的生活,那个太可怕了。美国跟欧洲它们为什么没有农民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工业发展是从两百多年前开始的,经过一两百年的运作之后,它们透过生产力的拉升而吸收了农民工。比如说我们这个城市本来一年产值是1000块的话,发明了蒸汽机之后,织布速度特别快,我们的产值变成了10000块,我们提高了10倍的生产力,所以可以吸收很多农民进城,当工人也好,做别的也好。你透过生产力的拉抬可以让农民脱离贫民窟,而直接融入城市里面,因此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这个国家的生产力能不能大幅提高。
回到印度,印度为什么有贫民窟,因为这个国家没有美国那样的生产力水平,农民工进城的结果就是进贫民窟。一个国家没有办法靠生产力创造财富来回馈农民,那么可怕的社会问题就出来了。我们要不要走到这一步,首先看看我们这个“龙头”能不能创造足够的生产力,如果不能的话,下面的结果就是黄、赌、毒的贫民窟,这太可怕了。
闫肖锋:刚才说到“龙头”怎么能够带起“龙身”和“龙尾”这个关系,国家应该逼这些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去创新,留出空间给这些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然后城市里也是一样的,城市的规划也应该专门有一个缓冲地带。现在很不幸,这个缓冲地带给谁干了呢?给城里边的城乡结合部的这些村落,叫城中村,这是不得已的。实际上你完全可以主动去规划,规划出这么一个空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过渡,能够让农民有一个踏板。但这个就很难,因为这需要一个很大的支出,这个需要城市人让利,就是我们股市常常说的要获利回吐。你城市人从农民赚到这个剪刀差建设了城市,现在你要补偿给他们。
郎咸平:你知道我们把这些城里面收的税都干什么去了?都去建高速公路了,都去建铁路、建机场了。
王牧笛:现在地方政府要有大喷泉、大花园,一个小县城要有4车道或者6车道的马路。那这种城市化之下,你会发现农民失地越来越多,而失地农民还不能留在城市里面,这就是问题。我看最近龙永图参加一个论坛,他说如果不能让农民工留在城市,不能让农民工在城里买得了房子开始市民生活的话,我们的城市化就根本不是实实在在的城市化,而是虚假的、带水分的城市化。
郎咸平:这不是留不留的问题,而是你生产力不提高的话,他没有机会的,留守的结果就是贫民窟。你看我们现在3、4亿农民留在城市里面,贫民窟的雏形已经开始了,如果他找不到合理报酬的工作的话,你说下一步怎么办。那么这个合理报酬的工作怎么来呢?整个工业必须要往上走,生产力要提升。刚刚肖锋讲到国有企业创新的问题,它创什么新啊,这不可能的,我们国有企业是资源垄断型,不要亏就不错了,还创新?
闫肖锋:所以刚刚说到的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悖论,如果要是没有农民工就业,没有出口订单,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那你这高速公路修起来给谁用呢?
郎咸平:就是啊,去年10月份我们投入4万亿的时候,我就讲了这个钱应该全数用在民营经济,当然没人听我的。发展民营经济有什么好处呢?其中一个好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民营经济赚了更多的钱,往上走,它们负担了中国80%、90%的雇佣量,你才能够吸纳这批农民工。可是我们干了什么呢?把它们拿过来去建高速公路。到最后,好极了,你看到没有中西部高速公路没车跑,我们有富丽堂皇的高速公路体系,然后没车。
王牧笛:而且就算你高速公路建设用了民工,这也是一种短期就业嘛。
郎咸平:对,叫一锤子买卖。我们现在基本上就在做一锤子买卖的工作。
王牧笛:现在“农二代”想成为城里人,有这么几种方式:一个是当兵提干,一个是考大学分配,还有一个是婚配。可能就这三条路。
闫肖锋:婚配进城只限于“农二代”的女性。
王牧笛:只有这三条路,除了这之外,跳出“农”门太困难了。
闫肖锋:是,所以叫跳“农”门无门嘛。
王牧笛:最近看《中国青年报》的一个报道说,现在城里家长找幼儿园,都考虑哪个幼儿园的艺术课程培训比较全面、师资力量比较强。报道中的一个叫来自河北农村的乐乐的妈妈,她在考虑什么事呢?她考虑的是哪家幼儿园收费低,而且最关键的是能够接纳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
郎咸平:像这种教育体系,在全世界看起来都是畸形的、可恨的,连美国这种国家基础教育都是不要钱的。在美国高中之前是不要钱的,因此给每个人一个平等的机会,农民工的孩子念得好的话,他就可以一步步走上去。今天我们透过各种方法,包括实验班、赞助费,把农民工排除在外,你连一个最起码的立足点的平等都不给他,这就是我们教育制度的可恨。
王牧笛:然后《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这个故事,后来乐乐妈妈总算给乐乐找了一个幼儿园。这个幼儿园蚊虫肆虐,四个普通的可能都是农村来的教师教100多个孩子,但起码它有一个好处——收费低。现在你说在大城市里面多少这种“农二代”、这种进城的小朋友是跟着父母去卖菜的。
郎咸平:那我问你那些钱都去哪里了?我们国家30年改革开放这么成功,积累了这么多财富,都用到哪里去了?你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