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问天完婚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商界巅峰最新章节!
范建德琢磨着宋太平所讲的职场之道,默默思索探究着其中的内涵,进行消化着,不知不觉中,已经带着宋太平来到东旭电器集团总裁办公室所在的楼层,远远的看到一脸肃穆之色的梁振生伫立在门口,范建德意识到有大事情要发生了。
宋太平看到梁振生总监亲自守门,同样意识到夏雨总裁找自己密谈的事情,会对自己有较大影响的,决不是去趟天京市在建的太空城辅助建造那么简单,很可能和北大陆泰美吉雅国反对派武装和政府军冲突有关,毕竟东国原油和木材的主要进口国就是泰美吉雅国,东国战略投资部带着商务考察团在泰美吉雅国做了不少基础设施的投资,泰美吉雅国的动荡将直接威胁到东国在该国驻外职员的生命安全,东旭电器集团在数据基站方面是国际领先的,也是援建泰美吉雅的重头工程项目之一。
宋太平想到这里,打开手上提着的笔记本电脑翻找出经济学大师张五常先生一篇关于读书的见解文档,通过无线网络用宝宝天天见的面对面传输功能发给了范建德,镇定的说道:“范师傅,这份是张五常先生的对读书的见解,请转交安玉田师傅,或许可以帮助安师傅的女儿安秀妍解除对读书的抵触情绪。”
范建德拿起手机,打开宋太平传过来的文档,快速品读:
张五常先生认为,书是不能不读的。要读多少呢?要读很多。这是肯定的。问题有二:
1、应不应该不断地读下去?
2、在尝试一个新项目时,除了资料,要不要先参考他家之说?
我自己的选择,是读书的时候,有独自思想的时候,不应该不断地读下去。于今回顾,这选择是对的。
一、读书的方法
首先,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
知识是读书的目的;考试只是一个方法。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年轻人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
1.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
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
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也不需多花时间。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
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
笔记有两个用途:
(1)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
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
(2)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
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
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
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2.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人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
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3.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师傅。
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
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
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
A、“是什么”;
B、“怎样办”;
C、“为什么”。
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
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
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那一点越尖越好;
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
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答案是自己可以轻易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4.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二、思考的方法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就转作旁听生。
有一次,赫舒拉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卓越经济学教授和名誉退休教授。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和《力量的黑暗面》。文理科学院和计量经济学会的会员,曾任西部经济学会的会长、经济学会的副会长,后者曾提名他为卓越会员)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
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着实不少。
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但因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综合了各人的方法,作为己用。
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就是自取平凡。兹将我综合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1.谁是谁非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决不应被成见左右的。
要“出风头”或者“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上,“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
同样地,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
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2.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
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
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大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了些什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
3.不要将预感抹杀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就会受到压制。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预感抹煞了,以致甚么也想不到。
逻辑学——尤其是数学逻辑——是一门湛深的学问,但若以逻辑先入为主,就会弄巧反拙。
在念书时我拜读过爱因斯坦与逻辑学高手朴柏辩论的书信。他们争论的是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在这辩论中,我以为朴柏是胜了一筹;但在科学上的贡献,他却是藉藉无名的。
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或见解的根源。科学方法论是用以证实理论的存在,但它本身对解释现象毫无用处。
那些坚持非以正确方法推断出来的思想是犯了规,不能被科学接受的观点,只不过是某些难有大贡献的人的自我安慰。这种人我遇过了不少。他们都胸有实学,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象力。
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只要得到的理论或见解是合乎逻辑及方法论的规格,是怎样想出来的无关重要。
那些主张“演绎法”或“归纳法”的纷争,不宜尽听。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或牛顿午夜做梦),万有引力的理论就悟了出来。又有谁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有一些独具卓见的学者,其逻辑推理的能力实在是平平无奇;他们的重要科学贡献是经后人修改而成的。
早期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学生!近代获诺贝尔奖的海耶克及舒尔兹,推理也没有过人之处。这可见思想见解是首要,逻辑次之。得到了一个稍有创见的预感,就不要因为未有逻辑的支持而放弃。
在我所认识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高斯。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特出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不要以为我强调预感的重要,是有贬低逻辑及科学方法论之意。我曾经是加纳(鲁道夫?卡尔纳普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一生有很多建树,尤其是在归纳逻辑研究方面,他的工作令人瞩目)的学生,怎会轻视这些学问?我要指出的是逻辑是用以辅助预感的发展,用错了是可将预感抹煞了的。
4.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问题,是一定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的,换言之,同样的问题,可用不同的预感来试图分析。在这方面,我认识的高手都如出一辙——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也不墨守成规,尽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转换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顿开。
茅塞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为转变一下,可能今茅塞顿开。
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
答案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对的答案,换一个角度却可能是错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个暂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决这个暂定的答案,我们就可对答案增加信心。
当然,可靠的答案还是要经过逻辑及事实的考验的。
第三,角度有远近之分。
在思考的过程中,细节与大要是互补短长的,无论细节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难的见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在大要上是对了的思想,细节的补充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是错了细节也往往无伤大雅。
在这方面的思考困难,就是若完全不顾细节,我们会很难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细节,准确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脑袋就戴上了放大镜,重视细节——这是一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人会将问题尽量推远以作整体性的考虑。
5.例子远胜符号。
推理时可用例子,也可用符号;有些人两样都不用,只是照事论事,随意加点假设,就算是推理。后者是茶余饭后不经心的辩论,算不上是认真的思考。有科学性的思考,用例子是远胜用符号的。
数学是以符号组合而成的一种语言;严格来说,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符号。画面是没有符号的,但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大量的字来表达画面,就成了例子。
思想是抽象的。要证实抽象思想的正确性,数学就大有用途,因为它是最严谨的语言。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却是要将抽象现实化。画面比符号较接近现实,因此较容易记;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远胜用符号了。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里去。用例子有几个基本的法门,能否善用就要看个人的想像力了。现试将这些法门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简而贴切。
以例子辅助推理,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内。通常的办法就是将例子内的枝节删去,使重点突出,务求在重点上例子与理论有平行的对比。
简化例子要有胆量,也要有想像力。例子简化得越利害,复杂的理论就越容易处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简化了的。以严格的准则来衡量,没有一个例子是真实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楼阁,其非真实性与简化无关;另一类例子,却是因事实简化而变为非真实--我们称后者为“实例”。
纯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为贴切,是可帮助推理的。但要有实际应用的理论,就必须有实例支持。少知世事的人可先从假例子人手,其后再找实例辅助;实证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这一步。经验对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因为实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
众所周知的例子不仅缺乏吸引力;在思考上,较新奇的例子会较容易触发新奇的思想。第一个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后再用的就少了创见。
第四,要将例子一般化。
这一点,国人是特别弱的,事实不可以解释事实;太多理论就等于没有理论。将每个例子分开处理,理论及见解就变得复杂,各自成理。无意中变成了将事实解释事实。
将多个不同的例子归纳为同类,加以一般化,是寻求一般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另一个极端,过于一般性的理论,因为没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没有解释的功能。有实用的理论是必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归纳,也要分类。
分类的方法就是要撇开细节,集中在重点上不同例子之间难以共存的地方。将一个例子分开来处理,我们也应该找寻跟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法一般性化”的实例。若是有的话,在逻辑上这实例是无法用理论解释的——这就变成了科学以外的事。
第五,要试找反证的例子。
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证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证就要试找反证的例子了。史德拉、贝加等高手,在辩论时就喜用反证。可靠的理论,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证例子的——但若反证的是实例,理论就被推翻了。
6.百思不解就要暂时搁置。
人的脑子是有着难以捉摸的机能——连电脑也能想出来的脑子,其机能当然要比电脑复杂得多。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是常有的事。
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以前想得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间并没有白费。将问题搁置一旁,过些时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会在无意间得到的。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科学上的思考是一门专业,跟其它专业一样,熟能生巧。可以告慰的,就是无论问题看来是如何深奥,好的答案往往会比想象中的浅的。
范建德粗看了一遍,有些瞠目结舌,言语不是很流畅的感慨道:“牟孝柏助理,这位张五常先生的见解还真是入木三分,很有建树!回头我也让我家的混小子看看去,安秀妍那丫头虽然不喜欢读书,在机械自动化方面的钻研深度,比我和老安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家那混小子整天吊儿郎当的玩游戏,谈女朋友,和一帮同学泡夜店,如何教导他,还真是头疼,张五常先生的这篇文章正好可以让这个混小子安心学业,至少别挂科。”
梁振生客气的拦住了范建德,只是让宋太平一人进入总裁办公室,并告知范建德先行回去,由他来送宋太平回去。
(本章完)
范建德琢磨着宋太平所讲的职场之道,默默思索探究着其中的内涵,进行消化着,不知不觉中,已经带着宋太平来到东旭电器集团总裁办公室所在的楼层,远远的看到一脸肃穆之色的梁振生伫立在门口,范建德意识到有大事情要发生了。
宋太平看到梁振生总监亲自守门,同样意识到夏雨总裁找自己密谈的事情,会对自己有较大影响的,决不是去趟天京市在建的太空城辅助建造那么简单,很可能和北大陆泰美吉雅国反对派武装和政府军冲突有关,毕竟东国原油和木材的主要进口国就是泰美吉雅国,东国战略投资部带着商务考察团在泰美吉雅国做了不少基础设施的投资,泰美吉雅国的动荡将直接威胁到东国在该国驻外职员的生命安全,东旭电器集团在数据基站方面是国际领先的,也是援建泰美吉雅的重头工程项目之一。
宋太平想到这里,打开手上提着的笔记本电脑翻找出经济学大师张五常先生一篇关于读书的见解文档,通过无线网络用宝宝天天见的面对面传输功能发给了范建德,镇定的说道:“范师傅,这份是张五常先生的对读书的见解,请转交安玉田师傅,或许可以帮助安师傅的女儿安秀妍解除对读书的抵触情绪。”
范建德拿起手机,打开宋太平传过来的文档,快速品读:
张五常先生认为,书是不能不读的。要读多少呢?要读很多。这是肯定的。问题有二:
1、应不应该不断地读下去?
2、在尝试一个新项目时,除了资料,要不要先参考他家之说?
我自己的选择,是读书的时候,有独自思想的时候,不应该不断地读下去。于今回顾,这选择是对的。
一、读书的方法
首先,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
知识是读书的目的;考试只是一个方法。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年轻人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
1.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
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
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也不需多花时间。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
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
笔记有两个用途:
(1)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
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
(2)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
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
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
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2.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人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
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3.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师傅。
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
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
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
A、“是什么”;
B、“怎样办”;
C、“为什么”。
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
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
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那一点越尖越好;
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
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答案是自己可以轻易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4.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二、思考的方法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就转作旁听生。
有一次,赫舒拉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卓越经济学教授和名誉退休教授。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和《力量的黑暗面》。文理科学院和计量经济学会的会员,曾任西部经济学会的会长、经济学会的副会长,后者曾提名他为卓越会员)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
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着实不少。
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但因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综合了各人的方法,作为己用。
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就是自取平凡。兹将我综合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1.谁是谁非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决不应被成见左右的。
要“出风头”或者“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上,“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
同样地,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
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2.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
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
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大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了些什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
3.不要将预感抹杀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就会受到压制。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预感抹煞了,以致甚么也想不到。
逻辑学——尤其是数学逻辑——是一门湛深的学问,但若以逻辑先入为主,就会弄巧反拙。
在念书时我拜读过爱因斯坦与逻辑学高手朴柏辩论的书信。他们争论的是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在这辩论中,我以为朴柏是胜了一筹;但在科学上的贡献,他却是藉藉无名的。
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或见解的根源。科学方法论是用以证实理论的存在,但它本身对解释现象毫无用处。
那些坚持非以正确方法推断出来的思想是犯了规,不能被科学接受的观点,只不过是某些难有大贡献的人的自我安慰。这种人我遇过了不少。他们都胸有实学,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象力。
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只要得到的理论或见解是合乎逻辑及方法论的规格,是怎样想出来的无关重要。
那些主张“演绎法”或“归纳法”的纷争,不宜尽听。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或牛顿午夜做梦),万有引力的理论就悟了出来。又有谁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有一些独具卓见的学者,其逻辑推理的能力实在是平平无奇;他们的重要科学贡献是经后人修改而成的。
早期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学生!近代获诺贝尔奖的海耶克及舒尔兹,推理也没有过人之处。这可见思想见解是首要,逻辑次之。得到了一个稍有创见的预感,就不要因为未有逻辑的支持而放弃。
在我所认识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高斯。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特出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不要以为我强调预感的重要,是有贬低逻辑及科学方法论之意。我曾经是加纳(鲁道夫?卡尔纳普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一生有很多建树,尤其是在归纳逻辑研究方面,他的工作令人瞩目)的学生,怎会轻视这些学问?我要指出的是逻辑是用以辅助预感的发展,用错了是可将预感抹煞了的。
4.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问题,是一定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的,换言之,同样的问题,可用不同的预感来试图分析。在这方面,我认识的高手都如出一辙——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也不墨守成规,尽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转换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顿开。
茅塞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为转变一下,可能今茅塞顿开。
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
答案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对的答案,换一个角度却可能是错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个暂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决这个暂定的答案,我们就可对答案增加信心。
当然,可靠的答案还是要经过逻辑及事实的考验的。
第三,角度有远近之分。
在思考的过程中,细节与大要是互补短长的,无论细节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难的见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在大要上是对了的思想,细节的补充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是错了细节也往往无伤大雅。
在这方面的思考困难,就是若完全不顾细节,我们会很难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细节,准确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脑袋就戴上了放大镜,重视细节——这是一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人会将问题尽量推远以作整体性的考虑。
5.例子远胜符号。
推理时可用例子,也可用符号;有些人两样都不用,只是照事论事,随意加点假设,就算是推理。后者是茶余饭后不经心的辩论,算不上是认真的思考。有科学性的思考,用例子是远胜用符号的。
数学是以符号组合而成的一种语言;严格来说,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符号。画面是没有符号的,但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大量的字来表达画面,就成了例子。
思想是抽象的。要证实抽象思想的正确性,数学就大有用途,因为它是最严谨的语言。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却是要将抽象现实化。画面比符号较接近现实,因此较容易记;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远胜用符号了。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里去。用例子有几个基本的法门,能否善用就要看个人的想像力了。现试将这些法门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简而贴切。
以例子辅助推理,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内。通常的办法就是将例子内的枝节删去,使重点突出,务求在重点上例子与理论有平行的对比。
简化例子要有胆量,也要有想像力。例子简化得越利害,复杂的理论就越容易处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简化了的。以严格的准则来衡量,没有一个例子是真实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楼阁,其非真实性与简化无关;另一类例子,却是因事实简化而变为非真实--我们称后者为“实例”。
纯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为贴切,是可帮助推理的。但要有实际应用的理论,就必须有实例支持。少知世事的人可先从假例子人手,其后再找实例辅助;实证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这一步。经验对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因为实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
众所周知的例子不仅缺乏吸引力;在思考上,较新奇的例子会较容易触发新奇的思想。第一个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后再用的就少了创见。
第四,要将例子一般化。
这一点,国人是特别弱的,事实不可以解释事实;太多理论就等于没有理论。将每个例子分开处理,理论及见解就变得复杂,各自成理。无意中变成了将事实解释事实。
将多个不同的例子归纳为同类,加以一般化,是寻求一般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另一个极端,过于一般性的理论,因为没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没有解释的功能。有实用的理论是必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归纳,也要分类。
分类的方法就是要撇开细节,集中在重点上不同例子之间难以共存的地方。将一个例子分开来处理,我们也应该找寻跟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法一般性化”的实例。若是有的话,在逻辑上这实例是无法用理论解释的——这就变成了科学以外的事。
第五,要试找反证的例子。
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证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证就要试找反证的例子了。史德拉、贝加等高手,在辩论时就喜用反证。可靠的理论,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证例子的——但若反证的是实例,理论就被推翻了。
6.百思不解就要暂时搁置。
人的脑子是有着难以捉摸的机能——连电脑也能想出来的脑子,其机能当然要比电脑复杂得多。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是常有的事。
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以前想得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间并没有白费。将问题搁置一旁,过些时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会在无意间得到的。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科学上的思考是一门专业,跟其它专业一样,熟能生巧。可以告慰的,就是无论问题看来是如何深奥,好的答案往往会比想象中的浅的。
范建德粗看了一遍,有些瞠目结舌,言语不是很流畅的感慨道:“牟孝柏助理,这位张五常先生的见解还真是入木三分,很有建树!回头我也让我家的混小子看看去,安秀妍那丫头虽然不喜欢读书,在机械自动化方面的钻研深度,比我和老安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家那混小子整天吊儿郎当的玩游戏,谈女朋友,和一帮同学泡夜店,如何教导他,还真是头疼,张五常先生的这篇文章正好可以让这个混小子安心学业,至少别挂科。”
梁振生客气的拦住了范建德,只是让宋太平一人进入总裁办公室,并告知范建德先行回去,由他来送宋太平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