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状态这种东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明朝好女婿最新章节!
老实说,苏木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古文写作功底不成,这是自己的短板。毕竟,古文乃是古人的书面文字,讲究的是高度的凝练。
一篇好的文章,可谓是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
这也是中国古文的一个特点,这可是有历史原因的。秦汉时,因为还没有纸,要想作文记事,只能写在绢帛上面,成本极高。因此,古人就养成了惜字如金的习惯,务求在最短的篇幅内将事情说清楚。
再后来,人们有开始使用竹简,可用这玩意儿写文章非常麻烦,需要选取合适的竹蔑,使用之前还得杀青,制作起来非常麻烦不说,你若是写高兴了,洋洋万言不要紧,这竹简使得就多了。一篇几千字的散文,一不小心就重达数十斤。
秦时,始皇帝勤于国政,每日所批阅的奏章就有好几百斤。暴秦暴秦,估计赢政的暴力就是在手捧沉重的竹简中养成的,换谁读书读得梆大腰圆,脚软手酸,心情也好不起来。
所以,后世一提起那些精美的文章,多以大作称之。这一点,从秦汉竹简的体积上来看,的确很大。
说起好的文章,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其中《武安魏其侯列传》,苏木以前在大学研究国学的时候,也曾经想过以自己的语言重新写一遍。最后,琢磨了很长时间,不得不感叹一声,太史公言简意赅,当真是一字也动不得。
苏木以前在韶先生那里读书的时候,在这老夫子的指导下,算是初步摸清了文言文写作的规律。即便写的文章实在是挫,可写起来却也流畅,像今天这样只两句话就写不下去的情形还是第一次碰到。
遇到运气好的事情,灵光一闪,也能写出好文章来。
苏木想了想,如现在这种提笔卡文的情形,或许只能用灵感不到,或者状态欠佳来解释。
状态这种东西说起来比较玄,却时刻存在于你身边。不管你做什么事,状态好的时候,入有神助,反之,干什么都不成。
苏木以前在抄《西游记》的时候,由于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故事。因此,这本小说只不过取了吴承恩小说的故事主线,这一部只占百分之四十。剩余百分之六十全则都是苏木原创作。
《西游记》本是一本通俗小说,使用的也是白话文,也就是明朝人的日常用语。刚开始写的时候,苏木还有些束手束脚,后来随着他进一步融入这个时代,写得也越发顺手起来。
灵感来的时候,一天写到五六千字毫无压力。
可一旦碰到状态不在,在桌前坐上一两个小时,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碰到这种情形时,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竭力让自己兴奋起来。比如有的人喝酒,有的人则是出门散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则大量饮用咖啡。
至于苏木,则是梦周公。只要美美地睡一场好觉,身上舒爽了,自然下笔如有神。
当然,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钟左右。院试的第一场要在晚饭前交卷,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一两个小时,自然没空去睡觉。
可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呢?
一想到时间不等人,苏木心中就如同窝了一团火,热热地躁动。然后,又有一种深重的无力感,心中有个声音冒出:完蛋了,完蛋了,难道我真的不是科举的料,难道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或许,先前褥瑞声说的对,我的文章根本就是狗屁不通。
“苏瑞声……他现在怎么样,或许,听了我的话,也一样紧张得不能成文吧。相比起我苏木,若是中不了,大不了继续去做写手,把四大名著一本一本写出来换银子混生活。而他,若是落榜,等待他的就是家法的严厉惩处……心理战,嘿嘿,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啊!”
一想到苏瑞声的名字,苏木一个激灵,总算是冷静下来了。
他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索性就笔扔到一边,先停了下来。
如今的他经过一个月的题海练习,又写了几十万字的《西游记》,也算是具备一定的写作经验。
写作这种事情急不得,所谓欲速则不达。鲁迅也说过,写不出来不强写。
摇了摇头,又深吸了一口气,苏木给砚台加了点水,不紧不慢地磨起墨来,一点一点地整理起自己的思绪。
这一停下来,苏木才发现整个考场静得厉害,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只一群麻雀停在对面的考棚屋顶,唧唧喳喳地叫着。
对面那个考生大约是也觉得文章难写,眉头上皱出三道深深的纹路,里面有亮晶晶的光芒。定睛看去,全是汗水。
那童生一脸的哀愁,笔杆子咬在嘴里,嘴唇上看不到一点血色。
苏木一笑:原来不只是我苏木一人卡了文啊!
这一笑,心中却是一松,思维也活跃起来。
“不就是一篇八股文而已,不就是写不出来吗?”
既然这个思路不通,那就换一种写法。
墨已经磨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墨汁的香味。
苏木又拿起题目纸看了看,目光落到《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上面。
此句来自〈孟子〉。
越看,越觉得熟悉。
这感觉很是奇怪,苏木也不知道从何而来。
实际上,托这具身体原主人的福,再加上这两个月苏木都辛苦读书,每日必将儒家典籍拿出来,读上几篇,惟恐忘记。
四书五经的每一句话,他都是牢记在心,滚瓜烂熟了。
可刚才这种眼熟,却不是因为自己以前背过〈孟子〉,而是另外一种古怪的记忆。
总觉得这一句同自己有莫大关系。
只可惜,一时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
“不对劲,绝对不对劲!”苏木终于忍不住喃喃出声,然后提起笔在草稿上,将这句话反反复复地抄着。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意而位,等抄到第三遍的时候。握笔的右手突然轻若无物,就好象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冥冥中指引一样,又或者有一个声音凑到自己的耳边将轻轻说着什么,苏木鬼使神差地在这句话后面接道:“敬通于上下,大贤分著其所谓焉。”
“啊!”苏木一呆,手中的笔差点掉到地上。
心中如同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这不就是这道题的破题吗,我怎么写出来的,怎么会是这样?
老实说,苏木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古文写作功底不成,这是自己的短板。毕竟,古文乃是古人的书面文字,讲究的是高度的凝练。
一篇好的文章,可谓是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
这也是中国古文的一个特点,这可是有历史原因的。秦汉时,因为还没有纸,要想作文记事,只能写在绢帛上面,成本极高。因此,古人就养成了惜字如金的习惯,务求在最短的篇幅内将事情说清楚。
再后来,人们有开始使用竹简,可用这玩意儿写文章非常麻烦,需要选取合适的竹蔑,使用之前还得杀青,制作起来非常麻烦不说,你若是写高兴了,洋洋万言不要紧,这竹简使得就多了。一篇几千字的散文,一不小心就重达数十斤。
秦时,始皇帝勤于国政,每日所批阅的奏章就有好几百斤。暴秦暴秦,估计赢政的暴力就是在手捧沉重的竹简中养成的,换谁读书读得梆大腰圆,脚软手酸,心情也好不起来。
所以,后世一提起那些精美的文章,多以大作称之。这一点,从秦汉竹简的体积上来看,的确很大。
说起好的文章,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其中《武安魏其侯列传》,苏木以前在大学研究国学的时候,也曾经想过以自己的语言重新写一遍。最后,琢磨了很长时间,不得不感叹一声,太史公言简意赅,当真是一字也动不得。
苏木以前在韶先生那里读书的时候,在这老夫子的指导下,算是初步摸清了文言文写作的规律。即便写的文章实在是挫,可写起来却也流畅,像今天这样只两句话就写不下去的情形还是第一次碰到。
遇到运气好的事情,灵光一闪,也能写出好文章来。
苏木想了想,如现在这种提笔卡文的情形,或许只能用灵感不到,或者状态欠佳来解释。
状态这种东西说起来比较玄,却时刻存在于你身边。不管你做什么事,状态好的时候,入有神助,反之,干什么都不成。
苏木以前在抄《西游记》的时候,由于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故事。因此,这本小说只不过取了吴承恩小说的故事主线,这一部只占百分之四十。剩余百分之六十全则都是苏木原创作。
《西游记》本是一本通俗小说,使用的也是白话文,也就是明朝人的日常用语。刚开始写的时候,苏木还有些束手束脚,后来随着他进一步融入这个时代,写得也越发顺手起来。
灵感来的时候,一天写到五六千字毫无压力。
可一旦碰到状态不在,在桌前坐上一两个小时,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碰到这种情形时,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竭力让自己兴奋起来。比如有的人喝酒,有的人则是出门散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则大量饮用咖啡。
至于苏木,则是梦周公。只要美美地睡一场好觉,身上舒爽了,自然下笔如有神。
当然,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钟左右。院试的第一场要在晚饭前交卷,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一两个小时,自然没空去睡觉。
可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呢?
一想到时间不等人,苏木心中就如同窝了一团火,热热地躁动。然后,又有一种深重的无力感,心中有个声音冒出:完蛋了,完蛋了,难道我真的不是科举的料,难道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或许,先前褥瑞声说的对,我的文章根本就是狗屁不通。
“苏瑞声……他现在怎么样,或许,听了我的话,也一样紧张得不能成文吧。相比起我苏木,若是中不了,大不了继续去做写手,把四大名著一本一本写出来换银子混生活。而他,若是落榜,等待他的就是家法的严厉惩处……心理战,嘿嘿,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啊!”
一想到苏瑞声的名字,苏木一个激灵,总算是冷静下来了。
他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索性就笔扔到一边,先停了下来。
如今的他经过一个月的题海练习,又写了几十万字的《西游记》,也算是具备一定的写作经验。
写作这种事情急不得,所谓欲速则不达。鲁迅也说过,写不出来不强写。
摇了摇头,又深吸了一口气,苏木给砚台加了点水,不紧不慢地磨起墨来,一点一点地整理起自己的思绪。
这一停下来,苏木才发现整个考场静得厉害,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只一群麻雀停在对面的考棚屋顶,唧唧喳喳地叫着。
对面那个考生大约是也觉得文章难写,眉头上皱出三道深深的纹路,里面有亮晶晶的光芒。定睛看去,全是汗水。
那童生一脸的哀愁,笔杆子咬在嘴里,嘴唇上看不到一点血色。
苏木一笑:原来不只是我苏木一人卡了文啊!
这一笑,心中却是一松,思维也活跃起来。
“不就是一篇八股文而已,不就是写不出来吗?”
既然这个思路不通,那就换一种写法。
墨已经磨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墨汁的香味。
苏木又拿起题目纸看了看,目光落到《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上面。
此句来自〈孟子〉。
越看,越觉得熟悉。
这感觉很是奇怪,苏木也不知道从何而来。
实际上,托这具身体原主人的福,再加上这两个月苏木都辛苦读书,每日必将儒家典籍拿出来,读上几篇,惟恐忘记。
四书五经的每一句话,他都是牢记在心,滚瓜烂熟了。
可刚才这种眼熟,却不是因为自己以前背过〈孟子〉,而是另外一种古怪的记忆。
总觉得这一句同自己有莫大关系。
只可惜,一时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
“不对劲,绝对不对劲!”苏木终于忍不住喃喃出声,然后提起笔在草稿上,将这句话反反复复地抄着。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意而位,等抄到第三遍的时候。握笔的右手突然轻若无物,就好象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冥冥中指引一样,又或者有一个声音凑到自己的耳边将轻轻说着什么,苏木鬼使神差地在这句话后面接道:“敬通于上下,大贤分著其所谓焉。”
“啊!”苏木一呆,手中的笔差点掉到地上。
心中如同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这不就是这道题的破题吗,我怎么写出来的,怎么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