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3)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新章节!
我说,孩子现在不爱学习,写作业不认真,这不是因为没上学前班,而是你从他上一年级开始,就过分重视写作业、考试这些事。你在这方面太紧张,总是那样严厉地批评他,弄得孩子精神负担特别重,产生逆反心理了。这一点你要改一改。
这位亲戚还是充满怨言地说,我觉得他就是没打好基础,对学习不上心,一天到晚光是喜欢看闲书,随手抓张报纸也能看半天。你原来给我讲过,爱看书的孩子作文写得好;可他不爱写作文,也不爱写日记,反正就是什么字都不爱写。
我说,孩子有这样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基础,本来应该喜欢写作文,会写作文,现在只是被你经常性的指责吓住了。而且你不理解阅读的价值,你说到孩子酷爱阅读时,口气里流露的居然是厌烦和无可奈何。事实上,孩子爱阅读,比上三个学前班都强,你真的应该为此庆幸。
亲戚说,他成绩不如人家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这是个明摆的事实啊。
我问亲戚,你调查过吗,孩子班里有多少人上过学前班,有多少人没上;是否上过的一定比没上的学习成绩好?上过学前班而成绩落后的孩子是因为什么,没上学前班而学习优秀的孩子又是因为什么?
亲戚回答不上来了。
我说,成绩好坏是件比较复杂的事,不可能由于某个单一因素就导致结果怎样。孩子现在已三年级,我可以肯定,如果你的孩子上过学前班,而围绕着他的其它教育因素不变的话,他的情况也是现在的样子。所幸他现在还喜欢阅读,有这样的阅读基础,只要家长和教师不伤害他的自信,不阻挠他的阅读,他的优势会慢慢表现出来。
我进一步帮这位亲戚分析说,孩子现在的问题显然就是缺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问题。所以改变他的状态只能从提高兴趣和自信心入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家长不要整天批评、唠叨和干涉孩子,而要欣赏和鼓励他。
这位亲戚听我这样说,终于说以后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再那样简单粗暴了。但我能微微地听出她对自己和孩子的不自信。考虑到家长教育方式的改善全部是从具体事情和细节处做起,我一再叮嘱这位亲戚说,遇到具体问题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及时给我打电话商量。我想这是能帮助她的最直接的办法了。
我是很愿意给别的家长一些建议,不过,很多东西,那是必须家长自己去悟的。比如这要不要上学前班的事。课桌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封闭性的学习内容束缚了儿童的想象,教学方式违反了儿童天性,无聊的作业消磨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它是一种功利性的、奴役性的学习,它使儿童远离智慧训练,走到“智慧训练”的反面,是反智慧教育的行为。它充其量可以叫做“提前学习”,不能称为“启蒙教育”。
认为学前班“好歹能学点东西”。这种想法包含着当前教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理念性的错误,就是蔑视儿童的玩耍权。把玩耍当作无价值的,认为玩耍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认为“学
知识”是有价值的,学总比不学好。持这种思想的家长不知道,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智力成长不是在书桌前进行,而是在游戏中进行。
3%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成为人才,而不合适的“提前学习”只能让孩子变得平庸无才。反对“学前班”,实质上是反对不科学的、急功近利的学前教育。不让孩子上学前班,目的是想把良好的学前教育还给孩子。
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暴力作业对儿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极影响。它的坏作用,远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点热,多吃一个馒头有点撑那样简单。它能改变事情的整个状态,让孩子罹患一种“厌学”的慢性疾病,摧毁他们的上进心,吞噬他们的创造性,消磨他们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能破坏他们的道德。人们总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学习有用的,孩子都应该认真完成。事实是,现在孩子们写了太多的无效作业。岂止是无效,简直是负效果。这些作业如此无聊,从它对儿童学习兴趣的破坏,对儿童智力发育的阻碍来看,已走到了学习的对立面,成为反学习的东西。我把这种作业称为“暴力作业”。
暴力作业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数量大。
请看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很普通的一次语文作业。5个生字加拼音,每个字写20遍,A、B本各写一遍,合计下来,共写200个拼音、200个汉字。此外还有三个造句。如果头一天生字本上有一个错别字,还要把那个错别字再写三行,也就是错一个字就再加30个拼音、30个汉字,前一天错两个,就要多写60个拼音、60个汉字——这仅仅是语文作业。数学、英语作业也不会少,数量上绝不逊色。想想孩子一晚上要写多长时间吧,他刚上一年级啊。
第二种是惩罚性。
我看过一个初二学生的语文达标考试卷,上面有一些错,当天的语文作业是把卷面上所有的错误都改正,每个改正答案都写20遍。比如一个字没写对,把这个字重写20遍,这还好,如果一条成语解释错了,就要把这条成语抄20遍。假如一段默写有两句以上的话没完全写对,或有五个以上错别字,就算全错,就要把这段文字写20遍。
成绩好的同学和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量,其差异是巨大的。显然,老师的用意主要在于让学生知道,考不好,没有好果子吃。
第三是恶意评价。
圆圆初中时,她的一位英语老师,每次单词测验时,只要学生写错一个单词,就给打“零”分。圆圆也没少得零分。老师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知道,不想得零分就只能争取得100分。可这难道不是一个偏执狂的思维方式吗?它更像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耍的小聪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这种恶意评价,只能导致学生们在测验中更不认真。学生们发现,这样的测试,写错一个单词和只写对一个单词得的分数一样,大家也就不在乎对了几个或错了几个了。
暴力作业这三方面往往是相随的,犹如贪婪、自私和嫉妒往往相随一样。它不仅给孩子当下的生活带来痛苦,它更破坏着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形成消极影响。
每个孩子在刚入学时都对学校生活充满向往,对学习充满好奇与渴望,你看他们刚入学最初接触到“作业”这个东西时,是那样兴奋和自豪,大人想不让他们写都不可能。可是,很快,他们就厌倦了——有些字早就会写了,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写,既没有时间玩耍,也不能早早上床睡觉。写得再认真,也总是会有写错的地方,一错了就被老师罚写更多,一个字甚至要写上100遍……“学习”这个东西,好像处处和自己作对。他小小的心开始对学习产生怨恨了,他开始讨厌学习了。
厌倦是学习中遇到的最凶恶可怕的敌人,暴力作业则是把这样的敌人运送到孩子心中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一个令人痛心的教育事实是,有多少教师娴熟地运用着这样的“交通工具”,他们以为把知识运进了孩子心中,不知道车上装的,已变成了“敌人”。而这时更有不少家长在旁边帮忙,强迫孩子接受这些暴力作业,加速着孩子对学习的厌倦。
有两个直接原因,使一些教师和家长偏爱暴力作业。
一是他们头脑中有一套逻辑,在这里我不客气地称之为“笨蛋逻辑”——认为多写多记就能多学到知识。他们认为一个字写20遍就比写2遍好,一道题做5次就比做1次好。这真是把学习这件复杂的智力活动,完全等同于老婆婆的铁棒磨针了。他们不知道,大脑认知是个奇妙的过程,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感情的参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写作业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合适才好。我们一定有过那样的体验,一个字写3遍还认识,写到30遍时可能感觉越写越不像,写到100遍就几乎不认识了。
那些怀揣着一套笨蛋逻辑的老师和家长,都是把功力用在那些可量化的、表皮化的方面。他们不懂得用种种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是用繁重的作业把孩子的肢体固定在板凳上,固定在书桌前;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的内心会起一种化学变化,会生成一种叫“厌学”的物质。
第二个原因是教师的急功近利。
我在北京某小学随机接触了几位语文教师。一位老师,她给学生布置写生字的作业时,总是让学生把一个完整的字先拆开了几部分写,比如语文的“语”字,先写一行“讠”,再写一行“五”,然后再写一行“口”,最后再合成一个“语”字,写两行。拼音也是拆成声母、韵母、调号三部分写,然后合起来写——就这一个字,总共写了9行。她这样做,确实在短时期内可以让学生记住了所写的那几个字,单元测验总能得不错的成绩,哄得家长们很高兴。而另一位老师,她在班里搞阅读活动,每天留很少的作业,让孩子们回家读课外书,学生在阅读中既提高了语文水平,又感到快乐。她的做法,无论对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保护,还是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良好而久远的影响。
但因为学校统一出的考试卷都是只考课本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阅读老师”班里的孩子考试成绩就往往不如“拆字老师”的。除了学校排名带来的压力,还有来自家长的压力。
一些家长给“阅读老师”提的意见就是作业布置得太少,以及让学生回家看课外书浪费了时间。这位老师一直顶着压力这样做。她的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看不出什么,到了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小升初的一些知识测试中,就明显超过了那些死学课本的学生。她说她自己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跟踪调查,她所教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状态都比较好,几乎没有所谓的“问题学生”。而那“拆字老师”的学生的成绩事实上很虚幻,后续问题非常多,不少学生在小学高年级时就表现出厌学倾向,进入中学后,在学习成绩、学习品格乃至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不少问题。调查结果坚定了她这样做的信念。不过她也感叹,进入中学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兴趣的有无,谁能把它和小学老师挂上钩呢?人们只会说某个孩子越来越懂事了,或越来越不懂事了。人们只能想到,孩子上中学遇到好老师了,或遇到差老师了。
我也和那位“拆字老师”聊过,并非这位老师不知道她那样做的坏处。她说,反正我只教他们这几年,这两年他们成绩比别的班好就行,以后怎样,那不是我的事了。这位在教学上让学生饮鸩止渴的老师,她是学校的“名师”,家长们总是趋之若鹜地想尽各种办法,把孩子送进她的班里。大家看到的是,在她任教的时间里,班里语文考100分的人动不动就超过一半。
暴力作业产生的两个原因,反映的是我国当前教育上的两个宏观问题,一是教学评价的导向问题;二是教师的素质问题。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解决一系列教育问题的切入点。可现在种种责难却都把板子打在“高考”上,高考成了一切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而种种所谓“教改”,都只是剜新肉补旧疮,或者是头痛医脚——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在这里无法展开评说。
如果孩子遭遇到暴力作业,我们该如何做?这一点我在另外两篇文章《替孩子写作业》和《不写“暴力作业”》中谈了一些想法和做法。我想,最重要的是家长自己要对暴力作业有认识,你如果经常有意识,精心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付暴力作业的办法自然会出来。
我说,孩子现在不爱学习,写作业不认真,这不是因为没上学前班,而是你从他上一年级开始,就过分重视写作业、考试这些事。你在这方面太紧张,总是那样严厉地批评他,弄得孩子精神负担特别重,产生逆反心理了。这一点你要改一改。
这位亲戚还是充满怨言地说,我觉得他就是没打好基础,对学习不上心,一天到晚光是喜欢看闲书,随手抓张报纸也能看半天。你原来给我讲过,爱看书的孩子作文写得好;可他不爱写作文,也不爱写日记,反正就是什么字都不爱写。
我说,孩子有这样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基础,本来应该喜欢写作文,会写作文,现在只是被你经常性的指责吓住了。而且你不理解阅读的价值,你说到孩子酷爱阅读时,口气里流露的居然是厌烦和无可奈何。事实上,孩子爱阅读,比上三个学前班都强,你真的应该为此庆幸。
亲戚说,他成绩不如人家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这是个明摆的事实啊。
我问亲戚,你调查过吗,孩子班里有多少人上过学前班,有多少人没上;是否上过的一定比没上的学习成绩好?上过学前班而成绩落后的孩子是因为什么,没上学前班而学习优秀的孩子又是因为什么?
亲戚回答不上来了。
我说,成绩好坏是件比较复杂的事,不可能由于某个单一因素就导致结果怎样。孩子现在已三年级,我可以肯定,如果你的孩子上过学前班,而围绕着他的其它教育因素不变的话,他的情况也是现在的样子。所幸他现在还喜欢阅读,有这样的阅读基础,只要家长和教师不伤害他的自信,不阻挠他的阅读,他的优势会慢慢表现出来。
我进一步帮这位亲戚分析说,孩子现在的问题显然就是缺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问题。所以改变他的状态只能从提高兴趣和自信心入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家长不要整天批评、唠叨和干涉孩子,而要欣赏和鼓励他。
这位亲戚听我这样说,终于说以后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再那样简单粗暴了。但我能微微地听出她对自己和孩子的不自信。考虑到家长教育方式的改善全部是从具体事情和细节处做起,我一再叮嘱这位亲戚说,遇到具体问题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及时给我打电话商量。我想这是能帮助她的最直接的办法了。
我是很愿意给别的家长一些建议,不过,很多东西,那是必须家长自己去悟的。比如这要不要上学前班的事。课桌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封闭性的学习内容束缚了儿童的想象,教学方式违反了儿童天性,无聊的作业消磨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它是一种功利性的、奴役性的学习,它使儿童远离智慧训练,走到“智慧训练”的反面,是反智慧教育的行为。它充其量可以叫做“提前学习”,不能称为“启蒙教育”。
认为学前班“好歹能学点东西”。这种想法包含着当前教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理念性的错误,就是蔑视儿童的玩耍权。把玩耍当作无价值的,认为玩耍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认为“学
知识”是有价值的,学总比不学好。持这种思想的家长不知道,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智力成长不是在书桌前进行,而是在游戏中进行。
3%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成为人才,而不合适的“提前学习”只能让孩子变得平庸无才。反对“学前班”,实质上是反对不科学的、急功近利的学前教育。不让孩子上学前班,目的是想把良好的学前教育还给孩子。
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暴力作业对儿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极影响。它的坏作用,远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点热,多吃一个馒头有点撑那样简单。它能改变事情的整个状态,让孩子罹患一种“厌学”的慢性疾病,摧毁他们的上进心,吞噬他们的创造性,消磨他们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能破坏他们的道德。人们总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学习有用的,孩子都应该认真完成。事实是,现在孩子们写了太多的无效作业。岂止是无效,简直是负效果。这些作业如此无聊,从它对儿童学习兴趣的破坏,对儿童智力发育的阻碍来看,已走到了学习的对立面,成为反学习的东西。我把这种作业称为“暴力作业”。
暴力作业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数量大。
请看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很普通的一次语文作业。5个生字加拼音,每个字写20遍,A、B本各写一遍,合计下来,共写200个拼音、200个汉字。此外还有三个造句。如果头一天生字本上有一个错别字,还要把那个错别字再写三行,也就是错一个字就再加30个拼音、30个汉字,前一天错两个,就要多写60个拼音、60个汉字——这仅仅是语文作业。数学、英语作业也不会少,数量上绝不逊色。想想孩子一晚上要写多长时间吧,他刚上一年级啊。
第二种是惩罚性。
我看过一个初二学生的语文达标考试卷,上面有一些错,当天的语文作业是把卷面上所有的错误都改正,每个改正答案都写20遍。比如一个字没写对,把这个字重写20遍,这还好,如果一条成语解释错了,就要把这条成语抄20遍。假如一段默写有两句以上的话没完全写对,或有五个以上错别字,就算全错,就要把这段文字写20遍。
成绩好的同学和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量,其差异是巨大的。显然,老师的用意主要在于让学生知道,考不好,没有好果子吃。
第三是恶意评价。
圆圆初中时,她的一位英语老师,每次单词测验时,只要学生写错一个单词,就给打“零”分。圆圆也没少得零分。老师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知道,不想得零分就只能争取得100分。可这难道不是一个偏执狂的思维方式吗?它更像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耍的小聪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这种恶意评价,只能导致学生们在测验中更不认真。学生们发现,这样的测试,写错一个单词和只写对一个单词得的分数一样,大家也就不在乎对了几个或错了几个了。
暴力作业这三方面往往是相随的,犹如贪婪、自私和嫉妒往往相随一样。它不仅给孩子当下的生活带来痛苦,它更破坏着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形成消极影响。
每个孩子在刚入学时都对学校生活充满向往,对学习充满好奇与渴望,你看他们刚入学最初接触到“作业”这个东西时,是那样兴奋和自豪,大人想不让他们写都不可能。可是,很快,他们就厌倦了——有些字早就会写了,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写,既没有时间玩耍,也不能早早上床睡觉。写得再认真,也总是会有写错的地方,一错了就被老师罚写更多,一个字甚至要写上100遍……“学习”这个东西,好像处处和自己作对。他小小的心开始对学习产生怨恨了,他开始讨厌学习了。
厌倦是学习中遇到的最凶恶可怕的敌人,暴力作业则是把这样的敌人运送到孩子心中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一个令人痛心的教育事实是,有多少教师娴熟地运用着这样的“交通工具”,他们以为把知识运进了孩子心中,不知道车上装的,已变成了“敌人”。而这时更有不少家长在旁边帮忙,强迫孩子接受这些暴力作业,加速着孩子对学习的厌倦。
有两个直接原因,使一些教师和家长偏爱暴力作业。
一是他们头脑中有一套逻辑,在这里我不客气地称之为“笨蛋逻辑”——认为多写多记就能多学到知识。他们认为一个字写20遍就比写2遍好,一道题做5次就比做1次好。这真是把学习这件复杂的智力活动,完全等同于老婆婆的铁棒磨针了。他们不知道,大脑认知是个奇妙的过程,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感情的参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写作业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合适才好。我们一定有过那样的体验,一个字写3遍还认识,写到30遍时可能感觉越写越不像,写到100遍就几乎不认识了。
那些怀揣着一套笨蛋逻辑的老师和家长,都是把功力用在那些可量化的、表皮化的方面。他们不懂得用种种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是用繁重的作业把孩子的肢体固定在板凳上,固定在书桌前;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的内心会起一种化学变化,会生成一种叫“厌学”的物质。
第二个原因是教师的急功近利。
我在北京某小学随机接触了几位语文教师。一位老师,她给学生布置写生字的作业时,总是让学生把一个完整的字先拆开了几部分写,比如语文的“语”字,先写一行“讠”,再写一行“五”,然后再写一行“口”,最后再合成一个“语”字,写两行。拼音也是拆成声母、韵母、调号三部分写,然后合起来写——就这一个字,总共写了9行。她这样做,确实在短时期内可以让学生记住了所写的那几个字,单元测验总能得不错的成绩,哄得家长们很高兴。而另一位老师,她在班里搞阅读活动,每天留很少的作业,让孩子们回家读课外书,学生在阅读中既提高了语文水平,又感到快乐。她的做法,无论对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保护,还是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良好而久远的影响。
但因为学校统一出的考试卷都是只考课本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阅读老师”班里的孩子考试成绩就往往不如“拆字老师”的。除了学校排名带来的压力,还有来自家长的压力。
一些家长给“阅读老师”提的意见就是作业布置得太少,以及让学生回家看课外书浪费了时间。这位老师一直顶着压力这样做。她的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看不出什么,到了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小升初的一些知识测试中,就明显超过了那些死学课本的学生。她说她自己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跟踪调查,她所教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状态都比较好,几乎没有所谓的“问题学生”。而那“拆字老师”的学生的成绩事实上很虚幻,后续问题非常多,不少学生在小学高年级时就表现出厌学倾向,进入中学后,在学习成绩、学习品格乃至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不少问题。调查结果坚定了她这样做的信念。不过她也感叹,进入中学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兴趣的有无,谁能把它和小学老师挂上钩呢?人们只会说某个孩子越来越懂事了,或越来越不懂事了。人们只能想到,孩子上中学遇到好老师了,或遇到差老师了。
我也和那位“拆字老师”聊过,并非这位老师不知道她那样做的坏处。她说,反正我只教他们这几年,这两年他们成绩比别的班好就行,以后怎样,那不是我的事了。这位在教学上让学生饮鸩止渴的老师,她是学校的“名师”,家长们总是趋之若鹜地想尽各种办法,把孩子送进她的班里。大家看到的是,在她任教的时间里,班里语文考100分的人动不动就超过一半。
暴力作业产生的两个原因,反映的是我国当前教育上的两个宏观问题,一是教学评价的导向问题;二是教师的素质问题。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解决一系列教育问题的切入点。可现在种种责难却都把板子打在“高考”上,高考成了一切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而种种所谓“教改”,都只是剜新肉补旧疮,或者是头痛医脚——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在这里无法展开评说。
如果孩子遭遇到暴力作业,我们该如何做?这一点我在另外两篇文章《替孩子写作业》和《不写“暴力作业”》中谈了一些想法和做法。我想,最重要的是家长自己要对暴力作业有认识,你如果经常有意识,精心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付暴力作业的办法自然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