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4)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新章节!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免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的声音,看来影响他家孩子学习的声音是消灭不尽的。我当时就替这个高三的女孩担忧,家长响亮地敲打暖气管,其实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这里有噪音那里有噪音。整天竖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吗?
令人遗憾的是那个女孩真的没考上大学,我知道的结果是她又复读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学习,找借口说别人吵着她了,这种情况下,家长更不能助长孩子的坏毛病。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圆圆读高中时,她姥姥来我家,总担心电视声音会吵到她的学习。我们就一次次地告诉她姥姥没事,您什么时间想看电视就去看。
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只要不把电视机搬到圆圆的屋里,她把小屋门一关,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扰。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抗干扰能力,在她上小学时甚至怂恿她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高考前两个月,在距离我家不到100米处,一幢新大楼开始动工。大型车辆因为白天不能进市区,晚上才可以行驶。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点,外面就开始传来大卡车的轰鸣声,钢筋石块的装卸声,工人们操作时的叫喊声,一直得持续到凌晨三、四点。和我们一个楼上另有两位考生,他们的家长去找过工地,但没什么结果。北京市好像有规定,高考期间居民楼附近的工地不许夜间施工,但那个工地一晚都没停歇。施工单位只是不断地在居民楼里张贴道歉告示,希望人们谅解。
我和她爸爸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施工单位有他们的难处,觉得去找他们也没什么效果。我们在家里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们在圆圆面前从没提到一句关于工地的噪音的话。观察她每天心态平和,猜测她可能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噪音的焦虑。
那一阶段圆圆的睡眠也很好,这可能也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睡觉不怕吵的习惯。高考前圆圆说自己怎么感觉不到很紧张,是不是不在状态中啊。考试结束后,她惊奇地说怎么考试就过去了,也没失眠一次。
直到这时,我们才敢问她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打扰。圆圆在我们的提醒下才发现外面的工地开工了,她说这些天有时候感觉到外面噪音很大,但没顾上在意,没发现它有这么吵。
家长应该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而不是处处苛责,处处想改造。
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噪音”,它们就不再是噪音——邻居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吵架声,汽车在路上的行驶声和喇叭声,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它们是城市天籁,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被这些声音困扰。
在很多类似的小问题上,都可以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由此解决的则可能是个大问题。与其说“睡觉不怕吵”是个生理问题,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教育问题。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家长不应该娇纵孩子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不怕小动物
不要让孩子有“怕”。不怕小动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样的。很多人都惧怕某种小动物,那是一种痛苦的体验。没有惧怕或惧怕不深的人,体会不到那种折磨。
我非常害怕一种小动物,不光怕活物,也怕图片,甚至连文字也害怕。原本很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就因为偶然在镜头上看到这种小动物,从此后就再也不敢看这个节目了。即使节目讲毫不相干的其它动物,也不敢看,怕万一遇到。所以在这里写到这个问题,都不能写出这个小动物的名来,否则这篇文章也写不下去。
我知道这很病态,但克服不了。它不是毅力的事,就像人不可能靠毅力治愈疾病一样。
我曾在大学里选修过一门心理咨询课。有一节课就是讲如何克服惧怕小动物。老师采用的是“脱敏疗法”,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害怕的那个东西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让它一点点地慢慢地往自己跟前移。每当感觉害怕时,就停顿一小会儿,让自己适应一下,能接受了再往前移。
一些同学通过这个方法,慢慢地觉得自己害怕的某种小动物不那么可怕了,可以接受了。只有几个人做不到,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根本不能接受那个东西的存在,更不要说让它往近处移,只要视线中有一点影像,就吓得赶快把眼睛睁开了。
用心理学来治疗我的恐惧看来比较难。我常想,如果这个问题能在我幼年时代解决,也许会容易得多。
我仔细回想惧怕的根源,觉得可能和我母亲也怕这种小动物有关。
我依稀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突然看到这种小动物时那种惊恐的神情。当她发现我也害怕这种小动物时,就很注意保护我不被吓着。比如哥哥要是拿这种小动物玩具来吓我,妈妈就会批评他说,你不知道妹妹怕这个吗?这对我可能也是个心理暗示。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已被种上这样的恐惧,并深为此事苦恼,那我就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有这类困惑。尤其女孩子,容易害怕什么,这方面我们就很留心,尽量让圆圆什么都不怕。
我带着她观察和欣赏各种小动物,玻璃箱里的蛇,土坯下的潮虫,甚至欣赏蜘蛛。
本来我有些害怕蜘蛛,但怕得不太厉害,可以忍受,为了让圆圆不害怕,就硬着头皮和她一起观察,最后甚至大着胆子用手去抓。我表面上总是做出一点都不害怕,甚至是喜欢的样子。而对于我最害怕的那个小动物,则多次让她爸爸领着她去看。
她爸爸在和圆圆一起看时,故意以欣赏的口气谈论它,暗示这个小动物多么可爱。
不知是遗传还是受到过我某种表情的暗示,圆圆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动物时,似乎也有些要躲的意思。经不住爸爸的引导,慢慢就接受了。现在她一点都不害怕这种动物,也不害怕别的小动物。有些小动物她不喜欢,但最多是不用手去抓它们,不需要忍受任何惧怕的痛苦。
这方面我得出的几条经验是:
第一,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比如圆圆小时候我从来不让她知道我怕那个小动物。在给她讲故事时偶然会在书上遇到。要是按以前的样子,我会吓得一下子把书扔掉。但为了不吓着圆圆,就硬是忍下来了,找个借口赶快翻过这一页就是了。爸爸领着她去看那个小动物时,我只是假装去做别的事,不让她知道我是因为害怕才不过去一起看。等她长大些后才知道我害怕那种东西,那也就影响不到她了。
第二,如果孩子已表现出害怕什么,要创造机会让他慢慢接触那个东西,一点点接受,如果能想办法让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后就会越来越容易。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差一点要接受那个小动物了,因为几个小朋友都在玩它,我也开始有些兴趣了,但当时没有人鼓励我,就在我快要接受时被人提醒,你怕这个,别玩了。
第三,不要出于保护孩子而强化他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只要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表现出对某种东西害怕时,不要以怜爱的口气安慰孩子说“不要怕,我们不怕它”,这种安慰是一种无意识的奖赏,让他觉得害怕是应该的;大人这时应该用轻松的口气谈别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觉得家长没在意他的恐惧,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的恐惧可能没必要。
第四,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怕什么东西。大人这种议论会更加强化他的恐惧心理。
好像有一种说法,在所有消极感受中,比如悲伤、焦虑、压抑等,惧怕是最折磨人的。人生“无怕”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这需要从童年开始,从具体的小事上开始。
不要让孩子有“怕”。不怕小动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样的。
这方面我得出的几条经验是:
第一,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孩子小时候。
第二,如果孩子已表现出害怕什么,要创造机会让他慢慢接触那个东西,一点点接受,如果能想办法让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后就会越来越容易。
第三,不要出于保护孩子而强化他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只要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
第四,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怕什么东西。大人这种议论会更加强化他的恐惧心理。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的心,他也会反过来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台湾作家李敖尖锐地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他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据研究资料显示,人在看电视时的脑电波和睡眠时的脑电波非常接近。坐在电视机前,大脑无需主动去反应任何问题,身体也是一种松懈状态,这对大脑和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非常不利。
学龄前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经常阅读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
因为儿童早期是智力启蒙的最佳机会,而智力发育需要获得不断的信息刺激。电视是被动的、生活化的活动,孩子能从电视上了解到一些东西,但和阅读相比,它对儿童的智力刺激作用很小,所以智力启蒙效果也很小。用电视启蒙而不注意阅读启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还有习惯的问题。孩子从小长时间地在电视前呆着,容易形成离开电视就无所适从的状态;任何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有困难,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惰性会迁移到学习上,使他对学习这种需要主动意识和意志努力的活动望而却步。
一般来说,圆圆想干什么我们都不会阻拦,唯独在看电视这个事上,曾对她控制比较严。
但这“控制”从没有被她察觉,因为我们基本上没对圆圆说过“别看电视了”这样的话,也没给她规定每天只能看几个小时电视,更没有强行关闭过电视。所以就她个人的体验来说,没觉得家长在这件事上管过她。相反的是,我们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倒像是纵容。
比如在她上小学时,电视剧《还珠格格》火爆一时。本来我家很少看连续剧,我觉得看连续剧太浪费时间。这种观念从小就影响着圆圆,她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要去看一个连续剧。《还珠格格》刚播出时我们不知道,她在学校听同学们说这个很好看,就回来找到这个节目,一看就被吸引住了,里面的主角小燕子让她着迷。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免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的声音,看来影响他家孩子学习的声音是消灭不尽的。我当时就替这个高三的女孩担忧,家长响亮地敲打暖气管,其实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这里有噪音那里有噪音。整天竖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吗?
令人遗憾的是那个女孩真的没考上大学,我知道的结果是她又复读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学习,找借口说别人吵着她了,这种情况下,家长更不能助长孩子的坏毛病。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圆圆读高中时,她姥姥来我家,总担心电视声音会吵到她的学习。我们就一次次地告诉她姥姥没事,您什么时间想看电视就去看。
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只要不把电视机搬到圆圆的屋里,她把小屋门一关,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扰。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抗干扰能力,在她上小学时甚至怂恿她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高考前两个月,在距离我家不到100米处,一幢新大楼开始动工。大型车辆因为白天不能进市区,晚上才可以行驶。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点,外面就开始传来大卡车的轰鸣声,钢筋石块的装卸声,工人们操作时的叫喊声,一直得持续到凌晨三、四点。和我们一个楼上另有两位考生,他们的家长去找过工地,但没什么结果。北京市好像有规定,高考期间居民楼附近的工地不许夜间施工,但那个工地一晚都没停歇。施工单位只是不断地在居民楼里张贴道歉告示,希望人们谅解。
我和她爸爸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施工单位有他们的难处,觉得去找他们也没什么效果。我们在家里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们在圆圆面前从没提到一句关于工地的噪音的话。观察她每天心态平和,猜测她可能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噪音的焦虑。
那一阶段圆圆的睡眠也很好,这可能也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睡觉不怕吵的习惯。高考前圆圆说自己怎么感觉不到很紧张,是不是不在状态中啊。考试结束后,她惊奇地说怎么考试就过去了,也没失眠一次。
直到这时,我们才敢问她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打扰。圆圆在我们的提醒下才发现外面的工地开工了,她说这些天有时候感觉到外面噪音很大,但没顾上在意,没发现它有这么吵。
家长应该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而不是处处苛责,处处想改造。
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噪音”,它们就不再是噪音——邻居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吵架声,汽车在路上的行驶声和喇叭声,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它们是城市天籁,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被这些声音困扰。
在很多类似的小问题上,都可以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由此解决的则可能是个大问题。与其说“睡觉不怕吵”是个生理问题,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教育问题。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家长不应该娇纵孩子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不怕小动物
不要让孩子有“怕”。不怕小动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样的。很多人都惧怕某种小动物,那是一种痛苦的体验。没有惧怕或惧怕不深的人,体会不到那种折磨。
我非常害怕一种小动物,不光怕活物,也怕图片,甚至连文字也害怕。原本很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就因为偶然在镜头上看到这种小动物,从此后就再也不敢看这个节目了。即使节目讲毫不相干的其它动物,也不敢看,怕万一遇到。所以在这里写到这个问题,都不能写出这个小动物的名来,否则这篇文章也写不下去。
我知道这很病态,但克服不了。它不是毅力的事,就像人不可能靠毅力治愈疾病一样。
我曾在大学里选修过一门心理咨询课。有一节课就是讲如何克服惧怕小动物。老师采用的是“脱敏疗法”,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害怕的那个东西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让它一点点地慢慢地往自己跟前移。每当感觉害怕时,就停顿一小会儿,让自己适应一下,能接受了再往前移。
一些同学通过这个方法,慢慢地觉得自己害怕的某种小动物不那么可怕了,可以接受了。只有几个人做不到,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根本不能接受那个东西的存在,更不要说让它往近处移,只要视线中有一点影像,就吓得赶快把眼睛睁开了。
用心理学来治疗我的恐惧看来比较难。我常想,如果这个问题能在我幼年时代解决,也许会容易得多。
我仔细回想惧怕的根源,觉得可能和我母亲也怕这种小动物有关。
我依稀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突然看到这种小动物时那种惊恐的神情。当她发现我也害怕这种小动物时,就很注意保护我不被吓着。比如哥哥要是拿这种小动物玩具来吓我,妈妈就会批评他说,你不知道妹妹怕这个吗?这对我可能也是个心理暗示。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已被种上这样的恐惧,并深为此事苦恼,那我就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有这类困惑。尤其女孩子,容易害怕什么,这方面我们就很留心,尽量让圆圆什么都不怕。
我带着她观察和欣赏各种小动物,玻璃箱里的蛇,土坯下的潮虫,甚至欣赏蜘蛛。
本来我有些害怕蜘蛛,但怕得不太厉害,可以忍受,为了让圆圆不害怕,就硬着头皮和她一起观察,最后甚至大着胆子用手去抓。我表面上总是做出一点都不害怕,甚至是喜欢的样子。而对于我最害怕的那个小动物,则多次让她爸爸领着她去看。
她爸爸在和圆圆一起看时,故意以欣赏的口气谈论它,暗示这个小动物多么可爱。
不知是遗传还是受到过我某种表情的暗示,圆圆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动物时,似乎也有些要躲的意思。经不住爸爸的引导,慢慢就接受了。现在她一点都不害怕这种动物,也不害怕别的小动物。有些小动物她不喜欢,但最多是不用手去抓它们,不需要忍受任何惧怕的痛苦。
这方面我得出的几条经验是:
第一,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比如圆圆小时候我从来不让她知道我怕那个小动物。在给她讲故事时偶然会在书上遇到。要是按以前的样子,我会吓得一下子把书扔掉。但为了不吓着圆圆,就硬是忍下来了,找个借口赶快翻过这一页就是了。爸爸领着她去看那个小动物时,我只是假装去做别的事,不让她知道我是因为害怕才不过去一起看。等她长大些后才知道我害怕那种东西,那也就影响不到她了。
第二,如果孩子已表现出害怕什么,要创造机会让他慢慢接触那个东西,一点点接受,如果能想办法让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后就会越来越容易。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差一点要接受那个小动物了,因为几个小朋友都在玩它,我也开始有些兴趣了,但当时没有人鼓励我,就在我快要接受时被人提醒,你怕这个,别玩了。
第三,不要出于保护孩子而强化他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只要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表现出对某种东西害怕时,不要以怜爱的口气安慰孩子说“不要怕,我们不怕它”,这种安慰是一种无意识的奖赏,让他觉得害怕是应该的;大人这时应该用轻松的口气谈别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觉得家长没在意他的恐惧,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的恐惧可能没必要。
第四,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怕什么东西。大人这种议论会更加强化他的恐惧心理。
好像有一种说法,在所有消极感受中,比如悲伤、焦虑、压抑等,惧怕是最折磨人的。人生“无怕”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这需要从童年开始,从具体的小事上开始。
不要让孩子有“怕”。不怕小动物,也不怕“大灰狼”,不怕“警察”,不怕“鬼”——道理都是一样的。
这方面我得出的几条经验是:
第一,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孩子小时候。
第二,如果孩子已表现出害怕什么,要创造机会让他慢慢接触那个东西,一点点接受,如果能想办法让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后就会越来越容易。
第三,不要出于保护孩子而强化他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只要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
第四,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怕什么东西。大人这种议论会更加强化他的恐惧心理。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的心,他也会反过来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台湾作家李敖尖锐地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他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据研究资料显示,人在看电视时的脑电波和睡眠时的脑电波非常接近。坐在电视机前,大脑无需主动去反应任何问题,身体也是一种松懈状态,这对大脑和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非常不利。
学龄前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经常阅读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
因为儿童早期是智力启蒙的最佳机会,而智力发育需要获得不断的信息刺激。电视是被动的、生活化的活动,孩子能从电视上了解到一些东西,但和阅读相比,它对儿童的智力刺激作用很小,所以智力启蒙效果也很小。用电视启蒙而不注意阅读启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还有习惯的问题。孩子从小长时间地在电视前呆着,容易形成离开电视就无所适从的状态;任何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有困难,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惰性会迁移到学习上,使他对学习这种需要主动意识和意志努力的活动望而却步。
一般来说,圆圆想干什么我们都不会阻拦,唯独在看电视这个事上,曾对她控制比较严。
但这“控制”从没有被她察觉,因为我们基本上没对圆圆说过“别看电视了”这样的话,也没给她规定每天只能看几个小时电视,更没有强行关闭过电视。所以就她个人的体验来说,没觉得家长在这件事上管过她。相反的是,我们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倒像是纵容。
比如在她上小学时,电视剧《还珠格格》火爆一时。本来我家很少看连续剧,我觉得看连续剧太浪费时间。这种观念从小就影响着圆圆,她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要去看一个连续剧。《还珠格格》刚播出时我们不知道,她在学校听同学们说这个很好看,就回来找到这个节目,一看就被吸引住了,里面的主角小燕子让她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