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第一个粉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我要做首辅最新章节!
岁末寒冬,又连着几场雪,京城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出了城,雪还要更厚,清早起来的差役拉着小车,从角落里找出一具冻僵的尸体,扔到了车上,年前的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人冻死。
想想两年之前,唐大人执掌顺天府的时候,哪有冻死人的时候?
那么好的一个官,就被赶出京城了,真是造孽啊!
差役摇头叹息,拉着小车,向着城门一步步挨过去。
从另一边,又出现了几个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大胖子,穿着老羊皮袄,带着狗皮帽子,足下却是一双厚底儿朝靴,不伦不类。和他并肩站着的是一个黑瘦的中年人,肩头背着小包儿,手里还提着一把宝剑。
大胖子一边走一边说道:“卓吾兄,不要灰心,是非对错,自在人心,我看你就是对的,徐华亭没本事辩过你,就把你给赶走了,小人,十足的小人!”说着,还狠狠啐了一口。
敢在大街上骂当朝首辅,不是别人,正是徐渭徐文长。而那个黑瘦的人正是李贽。
自从一两个月之前,几个心学大佬放手,将心学门主的地位让给了唐毅。
经此重击,徐阶差点崩溃了,他笃信了一辈子的阳明心学,到老了却被晚生给篡权,徐华亭哪里忍得住。
花甲之年,让徐阶再改投别派,春山再画,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固执,坚韧,是徐阶的两大性格,前者是当上首辅才增加的,而后者则是与生俱来,又经过漫长斗争铸就的。徐阶坚信他才代表了正宗心学,才是心学大师。唐毅除了科举有点本事之外,学术上是一塌糊涂,凭什么领袖心学?
除了不服气之外,还有现实的考虑,心学的势力膨胀太快了,谁掌握了心学,谁就捏住了舆论,谁控住了舆论,谁就天下无敌。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徐阶一改往日谨小慎微的作风,亲自登台讲学。
讲学的地点就在灵济宫。
灵济宫是一座道教庙宇,京城九庙之一,据说朱棣当年远征的时候,由于疲惫不堪,身患旧疾,药石无用,一日,梦中遇见了两位神仙,赐予仙方,治好了疾病,朱棣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下旨意建造了灵济宫。
经过历代扩建,灵济宫规模洪大,三重门,六宫殿,规格宏伟,有前、后、正、偏殿堂、宫厅、宫苑,还有有可容纳千人的石铺廊埕、御碑亭、钟鼓楼等等建筑。
绿荫掩映,大树红墙,风光秀丽,曾经有道人在此设立法台,宣讲道家经义,客人熙熙攘攘。
也不知道怎么被徐阶看中了,他把老道赶走了,变成了自己宣讲心学的场所。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徐阶以首辅之尊,宣讲心学,自然从者如云,每一次讲学,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官员名士前来凑热闹。
说起来还闹了笑话,有一次一位户部郎中前来听讲,中途家里人来告诉他,房子起火了,这位居然说家中小火算什么,错过了首辅讲课,抱憾终身!
结果等他听完课回家的时候,房子已经被烧的只剩下架子了。
徐阶盘算的很不错,借助讲学,极大提升心学名气,又给他带来巨大的声望,互惠互利,相辅相成,早晚那些背叛自己的人,都会明白,心学离不开徐阶!
哪怕有再多的非议,也是我行我素,不予理会。
就在唐毅离京的不到两个月,徐阶就三次登台,人数一次比一次多,势头一次比一次大。他的盘算自然逃不过有心人的法眼。
原本在京的几位心学大佬由于和徐阶闹翻,已经离开了京城,只剩下一个李贽,他愤愤难平。徐阶不过是仗着首辅的权威,拉来了一帮捧臭脚的,试问这些人,谁懂得心学真谛,谁真正认同阳明公!
让一帮趋炎附势的小人,混进了心学队伍,简直是心学的耻辱。
李贽看准了机会,就在徐阶准备讲学的那一天,提前登场,舌战群儒。
他极力提倡“童心说”,大发议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在东南讲学多年,每一次都是听众爆满,多达上万人。他可不是靠着首辅的官位,才号召了这么多人,而是凭着真本事。
在场众人,找不到李贽的毛病,反而被李贽一顿奚落,弄得狼狈不堪。
驳倒了所有挑战者,李贽更是毫不客气,直接开骂了,“今日聚会诸公,有几人是出自真心,前来听课?没有真心,就没有真人,虚妄矫情,趋炎附势,投机钻营,蝇营狗苟,只有功利之心,没有童心,更无真心……”
李贽这一顿痛骂,把徐阶也给捎进去了,据说把首辅大人脸都气绿了,没法上台讲学,直接甩袖子回府。
在场的官员咬牙切齿,可是灵济宫讲学标榜言者无罪,他们又没有本事驳倒李贽,简直气得要死,纷纷回府,上书弹劾,攻击李贽狂妄疯癫,散布妖妄之言,要求革去李贽国子监博士的职位,下狱问罪。
李贽也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没等处罚下来,直接背着包走了。
“卓吾兄,我是真想和你一样,痛痛快快骂一场,虚伪矫情,这么一帮人执掌朝廷,难怪民生艰难,狼烟四起,都是佞臣,奸贼!”徐渭狠狠啐了一口。
李贽反倒不以为然,“文长兄,我李狂是个蝼蚁一般的小人物,你徐文长眼下是翰林学士,翰林院的那一帮可不乏可造之材,以后大明还要指着他们,你要守住了翰林院这一方净土,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徐渭深以为然点了点头,他遥望着东南方向,感慨道:“卓吾兄,要不是为了那个人,我徐文长也不会进入这污浊的名利场。你这回去南方,替我去看看他。走的匆忙,听说一个家丁都没带,妻娇子幼,他这个人又是个驴脾气,这一次,是他自我放逐,日子肯定不好过。回头你给他留点银子,就说是我徐文长的……”
徐渭拉拉杂杂,一边抹泪,一边说着,一直送到了十里长亭,才和李贽分别。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李贽一路奔着天津而来,到了天津城,一打听才知道,唐毅没有住在城里,他又问这个,问那个,才听说唐毅在城外的小村子。
李贽心里咯噔一声,还是徐渭了解唐毅啊,果然是奔着受苦去了。当年阳明公被贬官龙场,悟出了心学至理,从此心学大兴,沛然不可阻挡。
唐毅隐居小村子,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悟出什么道理来!
李贽准备了一车年货,兴匆匆赶来,他先找到了俞大猷的军营,两个人是老乡,聊了聊过去的经过,俞大猷就带着李贽,前来拜会唐毅。
进了村子,李贽就眼前一亮,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的小孩子,奔跑玩耍,几乎人人身上都穿着新衣服,厚实蓬松的棉袄,有的孩子还带着帽子手套,全都是崭新的。
再往房檐下面看,挂着鸡鸭鱼肉,冻得结结实实,房门上贴出了大红的春联,喜庆吉祥,在看看春联的字体,李贽忍不住惊呼,“这不是唐大人的字吗?这些村民可真是福气啊!说出去,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据说去年会试之前,有人出一万两,要买六首魁元的字供奉着,好保佑他高中金榜。如此看来,岂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万两白银了?”
俞大猷吓了一跳,原来唐毅的字这么值钱啊,回头一定把他的几封信收好了,没准日后过不下去了,还能拿出来换钱。
俞大猷只是一闪念,他感慨道:“李先生,万两银子固然重要,只是唐大人给他们的可不止万两,简直就是给了摇钱树,聚宝盆啊!”
“这么厉害,我可要见识一番。”
两个人兴匆匆,找到了唐家的门口,院子周围,早有村民帮着收拾的干干净净。
“是俞伯伯。”
平安骑着笨儿,带着一帮熊孩子,呼啸而至,小家伙从驴背上用力一扑,奔着俞大猷就来了,俞大猷连忙伸手接住了他。
掂了掂,“嗯,又沉了不少,赶快长胖长大吧。”俞大猷把平安放在地上,指了指李贽,“他是你爹的老部下,前来拜见,去告诉你爹一声。”
“哦!”
平安迈步跑了进去,没有多大一会儿,唐毅从里面走了出来。
“原来是卓吾兄大驾光临,快快请进吧。”
自从到了天津快两个月,李贽还是第一个来拜会他的,唐毅把他让进了书房。
环顾四周,屋子虽然干净,可是难免低矮逼仄,土坯的墙外露着,桌子也十分破旧。
“真没有想到,大人竟然会住在这种地方,他们怎么敢如此对待大人?”李贽横眉立目,一副要拼命的样子。
唐毅满不在乎,笑道:“卓吾兄误会了,这是我自己选的。对了,卓吾兄,你是大才子,来帮我看看这本书,我写的如何。”
唐毅指了指桌上的一卷手稿,李贽捧了起来,他看书速度极快,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下来,只见他的眼睛越来越亮,神情越来越激动,最后放下书稿,哈哈大笑,“大人,您悟了,此书一出,六经失色啊!”(未完待续。)
岁末寒冬,又连着几场雪,京城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出了城,雪还要更厚,清早起来的差役拉着小车,从角落里找出一具冻僵的尸体,扔到了车上,年前的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人冻死。
想想两年之前,唐大人执掌顺天府的时候,哪有冻死人的时候?
那么好的一个官,就被赶出京城了,真是造孽啊!
差役摇头叹息,拉着小车,向着城门一步步挨过去。
从另一边,又出现了几个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大胖子,穿着老羊皮袄,带着狗皮帽子,足下却是一双厚底儿朝靴,不伦不类。和他并肩站着的是一个黑瘦的中年人,肩头背着小包儿,手里还提着一把宝剑。
大胖子一边走一边说道:“卓吾兄,不要灰心,是非对错,自在人心,我看你就是对的,徐华亭没本事辩过你,就把你给赶走了,小人,十足的小人!”说着,还狠狠啐了一口。
敢在大街上骂当朝首辅,不是别人,正是徐渭徐文长。而那个黑瘦的人正是李贽。
自从一两个月之前,几个心学大佬放手,将心学门主的地位让给了唐毅。
经此重击,徐阶差点崩溃了,他笃信了一辈子的阳明心学,到老了却被晚生给篡权,徐华亭哪里忍得住。
花甲之年,让徐阶再改投别派,春山再画,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固执,坚韧,是徐阶的两大性格,前者是当上首辅才增加的,而后者则是与生俱来,又经过漫长斗争铸就的。徐阶坚信他才代表了正宗心学,才是心学大师。唐毅除了科举有点本事之外,学术上是一塌糊涂,凭什么领袖心学?
除了不服气之外,还有现实的考虑,心学的势力膨胀太快了,谁掌握了心学,谁就捏住了舆论,谁控住了舆论,谁就天下无敌。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徐阶一改往日谨小慎微的作风,亲自登台讲学。
讲学的地点就在灵济宫。
灵济宫是一座道教庙宇,京城九庙之一,据说朱棣当年远征的时候,由于疲惫不堪,身患旧疾,药石无用,一日,梦中遇见了两位神仙,赐予仙方,治好了疾病,朱棣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下旨意建造了灵济宫。
经过历代扩建,灵济宫规模洪大,三重门,六宫殿,规格宏伟,有前、后、正、偏殿堂、宫厅、宫苑,还有有可容纳千人的石铺廊埕、御碑亭、钟鼓楼等等建筑。
绿荫掩映,大树红墙,风光秀丽,曾经有道人在此设立法台,宣讲道家经义,客人熙熙攘攘。
也不知道怎么被徐阶看中了,他把老道赶走了,变成了自己宣讲心学的场所。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徐阶以首辅之尊,宣讲心学,自然从者如云,每一次讲学,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官员名士前来凑热闹。
说起来还闹了笑话,有一次一位户部郎中前来听讲,中途家里人来告诉他,房子起火了,这位居然说家中小火算什么,错过了首辅讲课,抱憾终身!
结果等他听完课回家的时候,房子已经被烧的只剩下架子了。
徐阶盘算的很不错,借助讲学,极大提升心学名气,又给他带来巨大的声望,互惠互利,相辅相成,早晚那些背叛自己的人,都会明白,心学离不开徐阶!
哪怕有再多的非议,也是我行我素,不予理会。
就在唐毅离京的不到两个月,徐阶就三次登台,人数一次比一次多,势头一次比一次大。他的盘算自然逃不过有心人的法眼。
原本在京的几位心学大佬由于和徐阶闹翻,已经离开了京城,只剩下一个李贽,他愤愤难平。徐阶不过是仗着首辅的权威,拉来了一帮捧臭脚的,试问这些人,谁懂得心学真谛,谁真正认同阳明公!
让一帮趋炎附势的小人,混进了心学队伍,简直是心学的耻辱。
李贽看准了机会,就在徐阶准备讲学的那一天,提前登场,舌战群儒。
他极力提倡“童心说”,大发议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在东南讲学多年,每一次都是听众爆满,多达上万人。他可不是靠着首辅的官位,才号召了这么多人,而是凭着真本事。
在场众人,找不到李贽的毛病,反而被李贽一顿奚落,弄得狼狈不堪。
驳倒了所有挑战者,李贽更是毫不客气,直接开骂了,“今日聚会诸公,有几人是出自真心,前来听课?没有真心,就没有真人,虚妄矫情,趋炎附势,投机钻营,蝇营狗苟,只有功利之心,没有童心,更无真心……”
李贽这一顿痛骂,把徐阶也给捎进去了,据说把首辅大人脸都气绿了,没法上台讲学,直接甩袖子回府。
在场的官员咬牙切齿,可是灵济宫讲学标榜言者无罪,他们又没有本事驳倒李贽,简直气得要死,纷纷回府,上书弹劾,攻击李贽狂妄疯癫,散布妖妄之言,要求革去李贽国子监博士的职位,下狱问罪。
李贽也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没等处罚下来,直接背着包走了。
“卓吾兄,我是真想和你一样,痛痛快快骂一场,虚伪矫情,这么一帮人执掌朝廷,难怪民生艰难,狼烟四起,都是佞臣,奸贼!”徐渭狠狠啐了一口。
李贽反倒不以为然,“文长兄,我李狂是个蝼蚁一般的小人物,你徐文长眼下是翰林学士,翰林院的那一帮可不乏可造之材,以后大明还要指着他们,你要守住了翰林院这一方净土,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徐渭深以为然点了点头,他遥望着东南方向,感慨道:“卓吾兄,要不是为了那个人,我徐文长也不会进入这污浊的名利场。你这回去南方,替我去看看他。走的匆忙,听说一个家丁都没带,妻娇子幼,他这个人又是个驴脾气,这一次,是他自我放逐,日子肯定不好过。回头你给他留点银子,就说是我徐文长的……”
徐渭拉拉杂杂,一边抹泪,一边说着,一直送到了十里长亭,才和李贽分别。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李贽一路奔着天津而来,到了天津城,一打听才知道,唐毅没有住在城里,他又问这个,问那个,才听说唐毅在城外的小村子。
李贽心里咯噔一声,还是徐渭了解唐毅啊,果然是奔着受苦去了。当年阳明公被贬官龙场,悟出了心学至理,从此心学大兴,沛然不可阻挡。
唐毅隐居小村子,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悟出什么道理来!
李贽准备了一车年货,兴匆匆赶来,他先找到了俞大猷的军营,两个人是老乡,聊了聊过去的经过,俞大猷就带着李贽,前来拜会唐毅。
进了村子,李贽就眼前一亮,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的小孩子,奔跑玩耍,几乎人人身上都穿着新衣服,厚实蓬松的棉袄,有的孩子还带着帽子手套,全都是崭新的。
再往房檐下面看,挂着鸡鸭鱼肉,冻得结结实实,房门上贴出了大红的春联,喜庆吉祥,在看看春联的字体,李贽忍不住惊呼,“这不是唐大人的字吗?这些村民可真是福气啊!说出去,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据说去年会试之前,有人出一万两,要买六首魁元的字供奉着,好保佑他高中金榜。如此看来,岂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万两白银了?”
俞大猷吓了一跳,原来唐毅的字这么值钱啊,回头一定把他的几封信收好了,没准日后过不下去了,还能拿出来换钱。
俞大猷只是一闪念,他感慨道:“李先生,万两银子固然重要,只是唐大人给他们的可不止万两,简直就是给了摇钱树,聚宝盆啊!”
“这么厉害,我可要见识一番。”
两个人兴匆匆,找到了唐家的门口,院子周围,早有村民帮着收拾的干干净净。
“是俞伯伯。”
平安骑着笨儿,带着一帮熊孩子,呼啸而至,小家伙从驴背上用力一扑,奔着俞大猷就来了,俞大猷连忙伸手接住了他。
掂了掂,“嗯,又沉了不少,赶快长胖长大吧。”俞大猷把平安放在地上,指了指李贽,“他是你爹的老部下,前来拜见,去告诉你爹一声。”
“哦!”
平安迈步跑了进去,没有多大一会儿,唐毅从里面走了出来。
“原来是卓吾兄大驾光临,快快请进吧。”
自从到了天津快两个月,李贽还是第一个来拜会他的,唐毅把他让进了书房。
环顾四周,屋子虽然干净,可是难免低矮逼仄,土坯的墙外露着,桌子也十分破旧。
“真没有想到,大人竟然会住在这种地方,他们怎么敢如此对待大人?”李贽横眉立目,一副要拼命的样子。
唐毅满不在乎,笑道:“卓吾兄误会了,这是我自己选的。对了,卓吾兄,你是大才子,来帮我看看这本书,我写的如何。”
唐毅指了指桌上的一卷手稿,李贽捧了起来,他看书速度极快,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下来,只见他的眼睛越来越亮,神情越来越激动,最后放下书稿,哈哈大笑,“大人,您悟了,此书一出,六经失色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