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先生驾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风雷幽明水云闲最新章节!
以后几天杭州府官员的家眷们像约好似的轮流上门来拜访,首先到的是通判郭管祥的夫人和女儿。郭夫人个子瘦高,皮肤黧黑,两块颧骨高高耸起,一看就不是本地人,聊起来,才知道她是甘肃平凉人。她的女儿郭良金身材倒是像江南女子一般娇小玲珑,可惜皮肤偏黑,可能她对此非常在意,和杜玉清她们没有说上三句话便开始问杜玉清姐妹用的是什么面脂,擦得什么粉?听说杜玉清用的是市面上最便宜的面脂,脸上就有些不高兴起来,好像杜玉清故意隐瞒她似的。还好阿眉这些东西用得讲究些,和她说起来便很有心得,郭良金的脸色慢慢好转起来。听阿眉说有哪种脂粉是宫里内府传出来的,只有在京城哪个享有盛誉的商铺里有,郭良金两眼放光,说道:“杭州府里没有啊?没关系,我请香丹妹妹帮我买了来,请婷芳姐姐家人去京城时给我捎来。”
看到杜家姐妹对这个两个名字没有说什么反应,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羡慕向往的表情,便立刻露出惊诧的神情来,仿佛这是什么了不得的罪过,只见嘴巴张成喔型,翘起兰花指捏着手绢,瞪大眼睛,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她摔了摔手绢,说:“不是我说你们,你们刚到杭州不知道浙江总兵张季平的女儿婷芳姐姐还情有可原,可是身为京城人你们竟然连香丹妹妹都不认识?她爷爷可是内阁的蒋阁老。”
杜玉清这才知道她说的是内阁大学士蒋进邦的孙女,不过蒋进邦已经年老体弱很少参与政事,他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什么大出息,其中只有一个中了同进士,在湘江某地当任县令。杜玉清本身认人很差的,和文官家眷本身来往不多,蒋进邦又有几十个孙子孙女,杜玉清自然没法说清楚。
不过,这位郭小姐也是好能耐,买个脂粉都可以动用朝廷两位二品大臣的家眷,真是好手段。杜玉清细细观察,发现这位郭小姐很喜欢斜睨看着人。也许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郭小姐和杜玉清就没有什么话说,倒是拉着阿眉说个不停,好心地告诉她杭州府里官员们家的情况,谁谁谁背景如何;谁谁谁是哪里人,又是谁谁谁的同乡或者学生,他们关系如何……最后竟然把杭州府各家的小姐每一个都评头论足了一番。
杜玉清暗自摇头,初次见面就这样说人是非,不知又会在别人面前如何说自己的是非了。恐怕没有多久杭州府里就知道新来的知府小姐是不识时务的,对浙江总兵家小姐都大不敬了地怠慢了。
连浙江右布政使女儿的名字都不知道这样大不敬的事情拿出来说吧?过了两天,杜三夫人开始带他们拜访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家眷们,果然没有见到总兵的女儿张婷芳,不知道是不是郭小姐的功劳。
这件事并没有在杜玉清心里留下什么印记,本来承宣布政使司和杭州府这两个政事机构,虽然都设置在杭州,它们却分别隶属中央和地方的两个机构,也有它自然的等级圈子,杜玉清本来在人情上就有些迟钝,加上她刚来更无意于在是非上花费太多精力。还有一个就是,父亲非常推崇的朋友姚无辰提前到访了。
姚先生,名姚瑭,字无辰,号梅庵老人,出生于直隶省名门望族,自小聪慧灵秀,于诗词文章一点就通,少年时便做得锦绣文章,享誉天下。十八岁中举,天顺元年正准备参加会试时,英宗复辟,石亨等人为了排除异己,诬陷于谦等人谋立襄王之子,姚无辰的父亲作为于谦的同党一同被杀。姚无辰知道消息后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家避于乡野,永绝了在本朝出仕的打算,做起了逍遥的耕读传家。给自己起了表字:无辰,意思是没有星辰的无边黑暗。中年后又自号梅庵老人,取以梅为友常相伴,结草为庵做书斋之意。
杜渊之是在沧州任职时经知府范书阳介绍,认识了当地的田舍乡绅姚无辰,两人一见如故,谈话颇为投契。范书阳原是听闻姚无辰贤名,几次上门拜访讨教,一来二去成为了朋友。范大人常常请姚先生过府清谈,和一帮同僚朋友或畅谈国家社会,或沉溺风花雪月。姚先生闭口不谈时局,只有在琴棋书画和学问上往来唱和。姚先生就是在这聚会上认识了杜渊之,反而和杜渊之走得越来越近。杜渊之人虽然年轻却见识不凡,更兼为人通透,亲和随意,两人之间虽然相差了二十岁,差不多是一辈的年龄,却彼此引为知己如兄弟般亲昵往来。这次听说杜渊之到杭州任职,便想到这江南繁华之地来游玩一番。
杜渊之后来才得知,范书阳这次被座师,次辅余得贤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推荐提拔成为吏部右侍郎,几次来信想请姚无辰进京作为他的客卿策士,最后还让自己的长子专程过来延请。在沧州时范书阳对姚先生的见识就深为佩服,几次想请姚先生出山,都被姚先生婉言谢绝。姚先生愿意私下为朋友出谋划策,但一旦是面对朝堂政事他就有自己的原则,范书阳几次的来信都让他百般推脱了,最后范大公子亲自过来,体现了范书阳十足的诚意,姚先生知道这次自己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干脆前门让家人对范公子说姚先生已经出门云游天下了,后门赶紧就背着一个包袱出门,投奔杜渊之来了。
听到姚无辰叙述,想象着姚先生出逃时狼狈的样子,杜渊之不禁哈哈大乐。杜渊之知道,姚无辰不愿意为范书阳效力,一固然是因为京城乃伤心之地,他不愿意重蹈覆辙,而更重要的是姚无辰觉得范书阳为人正直,又有经世之才,但他的秉性脾气太过刚正直率,迟早出事。姚无辰曾说:“范书阳坏就坏在太早出仕,又是一路顺遂。”杜渊理解姚无辰话里的意思,一路顺遂的人没有经历过挫折,对人性的复杂没有深刻的认识,他们通常比较自我,加之范书阳性格刚正,行事光明磊落,这样的人在这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实在危险,恐怕倒死时连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人,什么时候埋下的祸根都不晓得。
老友的提前来访让杜渊之很是高兴。这里有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还有得偿所愿的满足,他原来就盘算着要如何才能把自己这位饱读诗书的老朋友留在杭州多待一段时间,以便系统指导自己子女的学业,结果因为范书阳,不用自己开口,姚无辰便歉疚地说:“渊之,我可能要打扰你好长一段时间了。”怎么不叫杜渊之要笑出声来,他暗地感谢昔日自己这位上峰的玉成,忍不住促狭地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达对他感谢和思念。
杜玉清在父亲的外书房见到了姚先生。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父亲发出的爽朗笑声,显然父亲心情是十分的愉悦。进了屋里,看见父亲的对面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交领布衣长衫,手执折扇,美髯长须,姿态优雅,气度从容,想见年轻的时候是何等的风流倜傥。
看见杜玉清进来,杜渊之笑着对姚先生说:“这就是长女阿杏。”又对杜玉清说:“还不快快来见过姚先生。”
杜玉清忙恭敬上前,盈盈下拜,“见过姚先生。”
姚先生没有说话,轻轻摇着扇,上下打量着杜玉清,但见此女右手搭在左手上,微曲着膝盖俯身万福,虽然姿态谦恭却让人觉得她身姿挺拔,没有丝毫媚俗之态,一双细长的丹凤眼低垂收敛,却遮掩不住她清亮的眸光。明眸皓齿,落落大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的端庄气质。
姚先生点点头,转头笑着对杜渊说:“渊之好福气。”
杜渊之也笑了,“子女愚钝,以后还请无辰兄多费心了,就把他们当成子侄一般多费心吧。”
姚先生简单地问了杜玉清读过什么书,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因为面对面,杜玉清得以细致观察姚先生,只见他一双眼睛蕴含着温和的笑意,分明没有让人敬畏的锐利,却让人视之不敢小觑。仿佛在那幽深如潭的眼神背后,有着能够洞悉世事的深邃。听说她喜欢字画,马上嘱咐杜玉清去拿来她日常的习作给过来。
以后几天杭州府官员的家眷们像约好似的轮流上门来拜访,首先到的是通判郭管祥的夫人和女儿。郭夫人个子瘦高,皮肤黧黑,两块颧骨高高耸起,一看就不是本地人,聊起来,才知道她是甘肃平凉人。她的女儿郭良金身材倒是像江南女子一般娇小玲珑,可惜皮肤偏黑,可能她对此非常在意,和杜玉清她们没有说上三句话便开始问杜玉清姐妹用的是什么面脂,擦得什么粉?听说杜玉清用的是市面上最便宜的面脂,脸上就有些不高兴起来,好像杜玉清故意隐瞒她似的。还好阿眉这些东西用得讲究些,和她说起来便很有心得,郭良金的脸色慢慢好转起来。听阿眉说有哪种脂粉是宫里内府传出来的,只有在京城哪个享有盛誉的商铺里有,郭良金两眼放光,说道:“杭州府里没有啊?没关系,我请香丹妹妹帮我买了来,请婷芳姐姐家人去京城时给我捎来。”
看到杜家姐妹对这个两个名字没有说什么反应,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羡慕向往的表情,便立刻露出惊诧的神情来,仿佛这是什么了不得的罪过,只见嘴巴张成喔型,翘起兰花指捏着手绢,瞪大眼睛,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她摔了摔手绢,说:“不是我说你们,你们刚到杭州不知道浙江总兵张季平的女儿婷芳姐姐还情有可原,可是身为京城人你们竟然连香丹妹妹都不认识?她爷爷可是内阁的蒋阁老。”
杜玉清这才知道她说的是内阁大学士蒋进邦的孙女,不过蒋进邦已经年老体弱很少参与政事,他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什么大出息,其中只有一个中了同进士,在湘江某地当任县令。杜玉清本身认人很差的,和文官家眷本身来往不多,蒋进邦又有几十个孙子孙女,杜玉清自然没法说清楚。
不过,这位郭小姐也是好能耐,买个脂粉都可以动用朝廷两位二品大臣的家眷,真是好手段。杜玉清细细观察,发现这位郭小姐很喜欢斜睨看着人。也许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郭小姐和杜玉清就没有什么话说,倒是拉着阿眉说个不停,好心地告诉她杭州府里官员们家的情况,谁谁谁背景如何;谁谁谁是哪里人,又是谁谁谁的同乡或者学生,他们关系如何……最后竟然把杭州府各家的小姐每一个都评头论足了一番。
杜玉清暗自摇头,初次见面就这样说人是非,不知又会在别人面前如何说自己的是非了。恐怕没有多久杭州府里就知道新来的知府小姐是不识时务的,对浙江总兵家小姐都大不敬了地怠慢了。
连浙江右布政使女儿的名字都不知道这样大不敬的事情拿出来说吧?过了两天,杜三夫人开始带他们拜访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家眷们,果然没有见到总兵的女儿张婷芳,不知道是不是郭小姐的功劳。
这件事并没有在杜玉清心里留下什么印记,本来承宣布政使司和杭州府这两个政事机构,虽然都设置在杭州,它们却分别隶属中央和地方的两个机构,也有它自然的等级圈子,杜玉清本来在人情上就有些迟钝,加上她刚来更无意于在是非上花费太多精力。还有一个就是,父亲非常推崇的朋友姚无辰提前到访了。
姚先生,名姚瑭,字无辰,号梅庵老人,出生于直隶省名门望族,自小聪慧灵秀,于诗词文章一点就通,少年时便做得锦绣文章,享誉天下。十八岁中举,天顺元年正准备参加会试时,英宗复辟,石亨等人为了排除异己,诬陷于谦等人谋立襄王之子,姚无辰的父亲作为于谦的同党一同被杀。姚无辰知道消息后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家避于乡野,永绝了在本朝出仕的打算,做起了逍遥的耕读传家。给自己起了表字:无辰,意思是没有星辰的无边黑暗。中年后又自号梅庵老人,取以梅为友常相伴,结草为庵做书斋之意。
杜渊之是在沧州任职时经知府范书阳介绍,认识了当地的田舍乡绅姚无辰,两人一见如故,谈话颇为投契。范书阳原是听闻姚无辰贤名,几次上门拜访讨教,一来二去成为了朋友。范大人常常请姚先生过府清谈,和一帮同僚朋友或畅谈国家社会,或沉溺风花雪月。姚先生闭口不谈时局,只有在琴棋书画和学问上往来唱和。姚先生就是在这聚会上认识了杜渊之,反而和杜渊之走得越来越近。杜渊之人虽然年轻却见识不凡,更兼为人通透,亲和随意,两人之间虽然相差了二十岁,差不多是一辈的年龄,却彼此引为知己如兄弟般亲昵往来。这次听说杜渊之到杭州任职,便想到这江南繁华之地来游玩一番。
杜渊之后来才得知,范书阳这次被座师,次辅余得贤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推荐提拔成为吏部右侍郎,几次来信想请姚无辰进京作为他的客卿策士,最后还让自己的长子专程过来延请。在沧州时范书阳对姚先生的见识就深为佩服,几次想请姚先生出山,都被姚先生婉言谢绝。姚先生愿意私下为朋友出谋划策,但一旦是面对朝堂政事他就有自己的原则,范书阳几次的来信都让他百般推脱了,最后范大公子亲自过来,体现了范书阳十足的诚意,姚先生知道这次自己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干脆前门让家人对范公子说姚先生已经出门云游天下了,后门赶紧就背着一个包袱出门,投奔杜渊之来了。
听到姚无辰叙述,想象着姚先生出逃时狼狈的样子,杜渊之不禁哈哈大乐。杜渊之知道,姚无辰不愿意为范书阳效力,一固然是因为京城乃伤心之地,他不愿意重蹈覆辙,而更重要的是姚无辰觉得范书阳为人正直,又有经世之才,但他的秉性脾气太过刚正直率,迟早出事。姚无辰曾说:“范书阳坏就坏在太早出仕,又是一路顺遂。”杜渊理解姚无辰话里的意思,一路顺遂的人没有经历过挫折,对人性的复杂没有深刻的认识,他们通常比较自我,加之范书阳性格刚正,行事光明磊落,这样的人在这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实在危险,恐怕倒死时连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人,什么时候埋下的祸根都不晓得。
老友的提前来访让杜渊之很是高兴。这里有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还有得偿所愿的满足,他原来就盘算着要如何才能把自己这位饱读诗书的老朋友留在杭州多待一段时间,以便系统指导自己子女的学业,结果因为范书阳,不用自己开口,姚无辰便歉疚地说:“渊之,我可能要打扰你好长一段时间了。”怎么不叫杜渊之要笑出声来,他暗地感谢昔日自己这位上峰的玉成,忍不住促狭地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达对他感谢和思念。
杜玉清在父亲的外书房见到了姚先生。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父亲发出的爽朗笑声,显然父亲心情是十分的愉悦。进了屋里,看见父亲的对面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交领布衣长衫,手执折扇,美髯长须,姿态优雅,气度从容,想见年轻的时候是何等的风流倜傥。
看见杜玉清进来,杜渊之笑着对姚先生说:“这就是长女阿杏。”又对杜玉清说:“还不快快来见过姚先生。”
杜玉清忙恭敬上前,盈盈下拜,“见过姚先生。”
姚先生没有说话,轻轻摇着扇,上下打量着杜玉清,但见此女右手搭在左手上,微曲着膝盖俯身万福,虽然姿态谦恭却让人觉得她身姿挺拔,没有丝毫媚俗之态,一双细长的丹凤眼低垂收敛,却遮掩不住她清亮的眸光。明眸皓齿,落落大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的端庄气质。
姚先生点点头,转头笑着对杜渊说:“渊之好福气。”
杜渊之也笑了,“子女愚钝,以后还请无辰兄多费心了,就把他们当成子侄一般多费心吧。”
姚先生简单地问了杜玉清读过什么书,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因为面对面,杜玉清得以细致观察姚先生,只见他一双眼睛蕴含着温和的笑意,分明没有让人敬畏的锐利,却让人视之不敢小觑。仿佛在那幽深如潭的眼神背后,有着能够洞悉世事的深邃。听说她喜欢字画,马上嘱咐杜玉清去拿来她日常的习作给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