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二章 珍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永不下车最新章节!
不同于流淌在脑组织中的生物电,人的记忆,固化在脑组织中,意识迁移的手段对其基本无效,只能让迁移者自己去回忆、重温,用这种方式将记迁入模拟器中。
这一过程,与意识迁移本身相比,主观性很强,
最终的效果也好坏不一。
一个人,失去部分记忆,并不代表就不再是他、或者她自己,人类一贯的认知便是如此,相比于自我意识,记忆的损失往往还可以接受。
何况换一个角度,从长生、乃至永生的角度,在无限长的时间线上积累记忆,迟早会让模拟器不堪重负,到那时,人的自我意识倒安然无恙,记忆却会被覆盖,实质上也会发生一模一样的过程。
总而言之,记忆,在永生的道路上,只是一个处于从属地位的变量。
技术基本成熟,资源消耗,近十年来也一直在逐渐降低,规模效应的体现,让“意识迁移”的实用性大大提升,按最新报告,在1516年启动、并完成一个人的意识迁移,耗费会比1506年降低百分之九十左右。
据最新统计,一次迁移的资源消耗,成本约一万五千吨标准煤,两千六百万民众就需要约四千亿吨标准煤的消耗。
数字看起来很大,但,平摊到每一年、每一批的迁移者身上,
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参观“混沌”地下城,或者说,在分明还是一片工地的现场行走,方然也想到些其他,譬如说,自己该在什么时候选择“意识迁移”。
作为文明的管理员,守夜人,看起来最后一个进入“混沌”,
是很理所应当的选择。
想到这里,身在“替身机器”之中,一阵不易察觉的寒意仍渐渐浮现。
最后一个迁入“意识模拟器”,这种情形,与自己原先设想的人类文明之未来,何其相似,到那时,盖亚表面再无同类,所有人的自我意识都迁入“混沌”之中,自己则孑然一身,在行星地下游荡,
这场景想一想都觉得恐怖。
万幸,今天的人类文明,仍保留有两千多万同类,没有真的堕入灭绝之无底深渊。
否则,即便身为管理员、阿达民,自己的前途,也不过是从盖亚表面的地下避免所,迁徙到其他杳无人迹之地,不论身在哪里,
都仿佛是在经历一场,没有尽头的监禁。
这种感觉,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心理脆弱的表现,方然却不这样认为。
ASA的统计活动,事无巨细,对盖亚净土的方方面面都有很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因此,方然才会知道,在今天的盖亚净土,人类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个体都曾想到过这一幕,继而,对眼前的世界,更感弥足珍贵。
只有经历过失去,至少,体验过失去是什么滋味,
一个人才能真正懂得珍惜,懂得那些原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
是多么来之不易。
盖亚净土的民众,其中大多数,降生在三战前的年代,对旧时代的一切多少都有印象。
在他们原本的想象中,自我,家庭,社区,国家,乃至熙熙攘攘的小小环球,从自己降生的第一天起,就会持续、且也应该维持既有的样貌,不仅如此,直到自己离开这世界,也不会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线性思维,以过去的一切,去线性外推不可知的未来,人类的思维习惯便是如此,多少年来养成,也并无可厚非。
这种谬误,并非只发生在对环境、社会,乃至文明未来的预测上。
认为眼前的一切,理所当然,不仅如此,这理所当然也“理所当然”的应该持续下去,包括自己,包括家人、朋友,包括生活环境、乃至大千世界,这种幻觉,与事实大相径庭的幻想,其实每一个人多少都曾有过,甚至习惯到浑然不觉。
譬如年轻人,学生,在这一段人生最美好、最无忧无虑的岁月里,便时常会生出这种不切实际的幻觉,
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死,认为今天的一切,明天早晨睁眼,
也还会是这样摆在自己眼前。
“人,总有一死”,如此颠扑不破的铁律,年轻人怎么会不明白呢,
当然明白,但是,眼前的每一天,充满活力、倦怠、喜悦与烦恼的每一天,看起来简直便一模一样:
起床洗漱,穿衣吃饭,上课放学,游戏消遣,一天与下一天的区别,不去刻意体会,根本感觉不到,倘若没有一次次期末检测,一次次升学深造,在身体机能正处巅峰、缓慢滑坡无从觉察的年轻人身上,
是很难觉察到时光流逝,一去不还。
但幻觉终究是幻觉,哪怕再真实,再长久,最终也必然化为一地碎片。
降生在IT大潮席卷文明的前夜,盖亚净土的中年民众,便亲身经历过这段天翻地覆、破碎崩塌的岁月,自己那段往往痛苦而漫长的回忆,
会让他们,格外珍惜今天的人类文明,珍惜这宝贵的一切。
生活在盖亚净土,暂时住在地下城的狭小房屋内,一日三餐,大多数仍然是各种“肥皂”,公共场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重返地面却还遥遥无期,这样的生活,与旧时代的Old_Golden_Days孰优孰劣,
每一个幸存者,都心若明镜。
联邦,沙罗,西大陆列强,乃至旧时代的每一个国度,挟裹在全球资产主义洪流之中的社会,文明,无论披着多么光鲜的外衣,有着怎样五光十色的刺激,最终,都必然因内部矛盾的极度尖锐而爆破,化为废墟。
这种冥冥中的宿命,身在其中,哪怕一个浑浑噩噩、并看不透真相的普通人,
也往往会下意识的感觉到。
身在旧时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方然也很有发言权,他记得,当自己沉浸在“追寻永生”的目标之中时,一切还好,
但一旦回归现实,心中,就会冒出“朝不保夕”的莫名紧张。
就仿佛,有什么声音在耳边回荡,发出警讯:
莫说自己眼前的生活,
哪怕这大千世界,都不是什么历久弥坚、无可撼动的永恒,而必然因周期律,而被一次又一次的浩劫毁灭。
都并非坚不可摧的永恒,
不同于流淌在脑组织中的生物电,人的记忆,固化在脑组织中,意识迁移的手段对其基本无效,只能让迁移者自己去回忆、重温,用这种方式将记迁入模拟器中。
这一过程,与意识迁移本身相比,主观性很强,
最终的效果也好坏不一。
一个人,失去部分记忆,并不代表就不再是他、或者她自己,人类一贯的认知便是如此,相比于自我意识,记忆的损失往往还可以接受。
何况换一个角度,从长生、乃至永生的角度,在无限长的时间线上积累记忆,迟早会让模拟器不堪重负,到那时,人的自我意识倒安然无恙,记忆却会被覆盖,实质上也会发生一模一样的过程。
总而言之,记忆,在永生的道路上,只是一个处于从属地位的变量。
技术基本成熟,资源消耗,近十年来也一直在逐渐降低,规模效应的体现,让“意识迁移”的实用性大大提升,按最新报告,在1516年启动、并完成一个人的意识迁移,耗费会比1506年降低百分之九十左右。
据最新统计,一次迁移的资源消耗,成本约一万五千吨标准煤,两千六百万民众就需要约四千亿吨标准煤的消耗。
数字看起来很大,但,平摊到每一年、每一批的迁移者身上,
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参观“混沌”地下城,或者说,在分明还是一片工地的现场行走,方然也想到些其他,譬如说,自己该在什么时候选择“意识迁移”。
作为文明的管理员,守夜人,看起来最后一个进入“混沌”,
是很理所应当的选择。
想到这里,身在“替身机器”之中,一阵不易察觉的寒意仍渐渐浮现。
最后一个迁入“意识模拟器”,这种情形,与自己原先设想的人类文明之未来,何其相似,到那时,盖亚表面再无同类,所有人的自我意识都迁入“混沌”之中,自己则孑然一身,在行星地下游荡,
这场景想一想都觉得恐怖。
万幸,今天的人类文明,仍保留有两千多万同类,没有真的堕入灭绝之无底深渊。
否则,即便身为管理员、阿达民,自己的前途,也不过是从盖亚表面的地下避免所,迁徙到其他杳无人迹之地,不论身在哪里,
都仿佛是在经历一场,没有尽头的监禁。
这种感觉,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心理脆弱的表现,方然却不这样认为。
ASA的统计活动,事无巨细,对盖亚净土的方方面面都有很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因此,方然才会知道,在今天的盖亚净土,人类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个体都曾想到过这一幕,继而,对眼前的世界,更感弥足珍贵。
只有经历过失去,至少,体验过失去是什么滋味,
一个人才能真正懂得珍惜,懂得那些原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
是多么来之不易。
盖亚净土的民众,其中大多数,降生在三战前的年代,对旧时代的一切多少都有印象。
在他们原本的想象中,自我,家庭,社区,国家,乃至熙熙攘攘的小小环球,从自己降生的第一天起,就会持续、且也应该维持既有的样貌,不仅如此,直到自己离开这世界,也不会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线性思维,以过去的一切,去线性外推不可知的未来,人类的思维习惯便是如此,多少年来养成,也并无可厚非。
这种谬误,并非只发生在对环境、社会,乃至文明未来的预测上。
认为眼前的一切,理所当然,不仅如此,这理所当然也“理所当然”的应该持续下去,包括自己,包括家人、朋友,包括生活环境、乃至大千世界,这种幻觉,与事实大相径庭的幻想,其实每一个人多少都曾有过,甚至习惯到浑然不觉。
譬如年轻人,学生,在这一段人生最美好、最无忧无虑的岁月里,便时常会生出这种不切实际的幻觉,
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死,认为今天的一切,明天早晨睁眼,
也还会是这样摆在自己眼前。
“人,总有一死”,如此颠扑不破的铁律,年轻人怎么会不明白呢,
当然明白,但是,眼前的每一天,充满活力、倦怠、喜悦与烦恼的每一天,看起来简直便一模一样:
起床洗漱,穿衣吃饭,上课放学,游戏消遣,一天与下一天的区别,不去刻意体会,根本感觉不到,倘若没有一次次期末检测,一次次升学深造,在身体机能正处巅峰、缓慢滑坡无从觉察的年轻人身上,
是很难觉察到时光流逝,一去不还。
但幻觉终究是幻觉,哪怕再真实,再长久,最终也必然化为一地碎片。
降生在IT大潮席卷文明的前夜,盖亚净土的中年民众,便亲身经历过这段天翻地覆、破碎崩塌的岁月,自己那段往往痛苦而漫长的回忆,
会让他们,格外珍惜今天的人类文明,珍惜这宝贵的一切。
生活在盖亚净土,暂时住在地下城的狭小房屋内,一日三餐,大多数仍然是各种“肥皂”,公共场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重返地面却还遥遥无期,这样的生活,与旧时代的Old_Golden_Days孰优孰劣,
每一个幸存者,都心若明镜。
联邦,沙罗,西大陆列强,乃至旧时代的每一个国度,挟裹在全球资产主义洪流之中的社会,文明,无论披着多么光鲜的外衣,有着怎样五光十色的刺激,最终,都必然因内部矛盾的极度尖锐而爆破,化为废墟。
这种冥冥中的宿命,身在其中,哪怕一个浑浑噩噩、并看不透真相的普通人,
也往往会下意识的感觉到。
身在旧时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方然也很有发言权,他记得,当自己沉浸在“追寻永生”的目标之中时,一切还好,
但一旦回归现实,心中,就会冒出“朝不保夕”的莫名紧张。
就仿佛,有什么声音在耳边回荡,发出警讯:
莫说自己眼前的生活,
哪怕这大千世界,都不是什么历久弥坚、无可撼动的永恒,而必然因周期律,而被一次又一次的浩劫毁灭。
都并非坚不可摧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