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思路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永不下车最新章节!
不论人类怎样看待一场规模宏大的作战行动,作为“强人工智能”,“盘古”必定会有自己的战略、战役与战术思路。
至于具体的细节,身为阿达民,方然却必须承认他一无所知。
“盘古”系统的主人,管辖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与编制三千余万的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机器大军,但,在算力逾50ZFlops的“强人工智能”面前,不论怎样努力,也根本没可能明白“盘古”的思维。
即便借助解释器,查看报告,数据,至多也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吞并LNA,抵御南方的“伊甸军”,在战略层面上观察,方然完全能理解“盘古”的一举一动,甚至有些时候,强AI的决策还会与自己不谋而合。
但是下放到战役指挥、控制层面,决策便一下子暴涨,远超人类的理解能力。
至于说,将考察的视角,拉低到战术层面去进行观察,表面上,“盘古”对阿达民是毫无戒备、毫无保留,只要方然想,随时可以监控任何一处激战现场,调取指令列表,进而,通过解释器搞清楚正发生的一切。
等人类的大脑搞清楚情况,战斗必定已结束多时,但,总归还可以看得明白。
然而更进一步,“盘古”究竟是经过怎样的思考、分析与决策,给出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指令,就断然在人类的理解范畴之外。
在地下世界活动,进餐后,短暂的休息时间里,方然经常会做这样的事,借助ASA连接“盘古”并调取作战资料,观察“强人工智能”的战场指挥控制,但每一次,他都看不明白AI的思路。
拿下LNA大区,继而在五大湖地带直面AMA,“紅军”与“伊甸军”的多次穿插、遭遇作战,就是很典型的案例。
激战中,双方投入的大量作战部队,并未维持一条完整的战线,也没有明确的突击方向,不论在密林、草坡还是水面、空中,短促而激烈的交火此起彼伏,视角拉高,也几乎见不到人类军队作战时,那种一条火线、两边对射的情况。
取而代之的,则是扭作一团的大乱战,火线,两翼,后方,方然完全看不出来,他很值怀疑“盘古”根本没有这类概念。
思路与人类迥异,效率却更高,这其实也不难理解。
战争活动,乃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有历史积累的大量经验、规则与定势,表面上看,是人类智慧的总结与传承,拨开外衣,实质上呈现的却是能力孱弱,无法承担完全决策的计算量,而只能借助大量简洁而生硬的规则,去极大简化局面。
这种简化,一般而言都利大于弊,同时,却必然削弱决策的灵活性,并降低其效率。
一个触类旁通的解释,参考衣服的尺码、版型,最佳策略本应是“一人一号”,根据每一个人的身材来定制,这样自然可以获得最佳的穿着效果。
但,直到今天,人类文明也从未实现过这点,只因其代价太大,无法承受。
退一步的策略,则是“通用尺码”,用寥寥几种大小、肥瘦尺码的组合,去离散覆盖人群中的每一个体,让所有人获得基本合身的衣服。
在面对任何实践问题时,投入与效益,本质上都是一对矛盾。
既然人脑的能力,天然有极限,在面对大量问题时,人类都只有一种选择,就是极大简化问题的方方面面,从具体实践抽象为理论模型,进而才有可能洞察问题的实质,进而做出大致正确的决策。
然而在“强人工智能”面前,只要有算力,这一切并不成为困难。
正因如此,可以认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人脑与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就不一样,所得结论,大方向基本一致,细节差异却往往会大到超乎想象。
就像现在,大屏幕上的战场回放,武装机器人在丛林中穿行、隐蔽、交火、自爆……
乱七八糟,简直毫无章法,这种“布朗运动”般的战法,人类军队根本无法胜任,再优秀的士兵也绝对无法一边瞄准开火、一边观察敌情、一边指挥决策、一边准备自爆,但是对AI而言,这只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并行操作。
战场上,每一具武装机器人,都同时既是射手,也是观察手,又是指挥官,还是敢死队,这种身兼数任的特质,人类永远无法企及。
如臂使指,如同一人,战场上活跃的机器大军,让方然心生此感。
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的战役,甚至,一个人的战略决策,人类,绝对无法单枪匹马去面对的局面,“强人工智能”应对起来却游刃有余,难怪不论PSK、还是LNA,看似庞大的机器大军都迅速溃败。
传统的人工智能,相形之下,简直如同儿戏一般的可笑。
现实,竟如此震撼,令方然心生一丝敬畏。
不过这敬畏,终究未发展成为恐惧,尽管面对“盘古”,他有时也会不自觉的想,万一这台强人工智能突然诞生“自我意识”,又会怎样。
从西历1499年到现在,连续运行若干年的“盘古”,乃至NEP_791地下的两台“强人工智能”初号机与二号机,工作状态一直都正常,除必然会有的硬件故障与维修外,并未发生过一次严重的软件故障,显得极其稳定。
这一点,在方然意料之中,但真的被长时间运行所验证,还是稍觉惊讶。
毕竟,对一台算力需求高达50ZFlops,计算节点与核心功耗超过40,000MW的庞然大物,内部结构可想而知会多么复杂,除提供算力的计算节点外,核心在几年的运行时间里,没有一次软件错误,这的确很不可思议。
但是话说回来,这种特质,对一个头脑正常的人类而言,又实在太寻常。
一个人,但凡大脑健全、思维正常,连续几年没有做出过出格之举,没有如精神病人一般的言行,这种事,简直就是司空见惯。
类似大脑的核心架构,赋予“强人工智能”超卓的稳定性。
不论人类怎样看待一场规模宏大的作战行动,作为“强人工智能”,“盘古”必定会有自己的战略、战役与战术思路。
至于具体的细节,身为阿达民,方然却必须承认他一无所知。
“盘古”系统的主人,管辖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与编制三千余万的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机器大军,但,在算力逾50ZFlops的“强人工智能”面前,不论怎样努力,也根本没可能明白“盘古”的思维。
即便借助解释器,查看报告,数据,至多也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吞并LNA,抵御南方的“伊甸军”,在战略层面上观察,方然完全能理解“盘古”的一举一动,甚至有些时候,强AI的决策还会与自己不谋而合。
但是下放到战役指挥、控制层面,决策便一下子暴涨,远超人类的理解能力。
至于说,将考察的视角,拉低到战术层面去进行观察,表面上,“盘古”对阿达民是毫无戒备、毫无保留,只要方然想,随时可以监控任何一处激战现场,调取指令列表,进而,通过解释器搞清楚正发生的一切。
等人类的大脑搞清楚情况,战斗必定已结束多时,但,总归还可以看得明白。
然而更进一步,“盘古”究竟是经过怎样的思考、分析与决策,给出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指令,就断然在人类的理解范畴之外。
在地下世界活动,进餐后,短暂的休息时间里,方然经常会做这样的事,借助ASA连接“盘古”并调取作战资料,观察“强人工智能”的战场指挥控制,但每一次,他都看不明白AI的思路。
拿下LNA大区,继而在五大湖地带直面AMA,“紅军”与“伊甸军”的多次穿插、遭遇作战,就是很典型的案例。
激战中,双方投入的大量作战部队,并未维持一条完整的战线,也没有明确的突击方向,不论在密林、草坡还是水面、空中,短促而激烈的交火此起彼伏,视角拉高,也几乎见不到人类军队作战时,那种一条火线、两边对射的情况。
取而代之的,则是扭作一团的大乱战,火线,两翼,后方,方然完全看不出来,他很值怀疑“盘古”根本没有这类概念。
思路与人类迥异,效率却更高,这其实也不难理解。
战争活动,乃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有历史积累的大量经验、规则与定势,表面上看,是人类智慧的总结与传承,拨开外衣,实质上呈现的却是能力孱弱,无法承担完全决策的计算量,而只能借助大量简洁而生硬的规则,去极大简化局面。
这种简化,一般而言都利大于弊,同时,却必然削弱决策的灵活性,并降低其效率。
一个触类旁通的解释,参考衣服的尺码、版型,最佳策略本应是“一人一号”,根据每一个人的身材来定制,这样自然可以获得最佳的穿着效果。
但,直到今天,人类文明也从未实现过这点,只因其代价太大,无法承受。
退一步的策略,则是“通用尺码”,用寥寥几种大小、肥瘦尺码的组合,去离散覆盖人群中的每一个体,让所有人获得基本合身的衣服。
在面对任何实践问题时,投入与效益,本质上都是一对矛盾。
既然人脑的能力,天然有极限,在面对大量问题时,人类都只有一种选择,就是极大简化问题的方方面面,从具体实践抽象为理论模型,进而才有可能洞察问题的实质,进而做出大致正确的决策。
然而在“强人工智能”面前,只要有算力,这一切并不成为困难。
正因如此,可以认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人脑与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就不一样,所得结论,大方向基本一致,细节差异却往往会大到超乎想象。
就像现在,大屏幕上的战场回放,武装机器人在丛林中穿行、隐蔽、交火、自爆……
乱七八糟,简直毫无章法,这种“布朗运动”般的战法,人类军队根本无法胜任,再优秀的士兵也绝对无法一边瞄准开火、一边观察敌情、一边指挥决策、一边准备自爆,但是对AI而言,这只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并行操作。
战场上,每一具武装机器人,都同时既是射手,也是观察手,又是指挥官,还是敢死队,这种身兼数任的特质,人类永远无法企及。
如臂使指,如同一人,战场上活跃的机器大军,让方然心生此感。
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的战役,甚至,一个人的战略决策,人类,绝对无法单枪匹马去面对的局面,“强人工智能”应对起来却游刃有余,难怪不论PSK、还是LNA,看似庞大的机器大军都迅速溃败。
传统的人工智能,相形之下,简直如同儿戏一般的可笑。
现实,竟如此震撼,令方然心生一丝敬畏。
不过这敬畏,终究未发展成为恐惧,尽管面对“盘古”,他有时也会不自觉的想,万一这台强人工智能突然诞生“自我意识”,又会怎样。
从西历1499年到现在,连续运行若干年的“盘古”,乃至NEP_791地下的两台“强人工智能”初号机与二号机,工作状态一直都正常,除必然会有的硬件故障与维修外,并未发生过一次严重的软件故障,显得极其稳定。
这一点,在方然意料之中,但真的被长时间运行所验证,还是稍觉惊讶。
毕竟,对一台算力需求高达50ZFlops,计算节点与核心功耗超过40,000MW的庞然大物,内部结构可想而知会多么复杂,除提供算力的计算节点外,核心在几年的运行时间里,没有一次软件错误,这的确很不可思议。
但是话说回来,这种特质,对一个头脑正常的人类而言,又实在太寻常。
一个人,但凡大脑健全、思维正常,连续几年没有做出过出格之举,没有如精神病人一般的言行,这种事,简直就是司空见惯。
类似大脑的核心架构,赋予“强人工智能”超卓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