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迁民移居洛水畔 施行屯田解隐忧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辉煌三国最新章节!
六月底,刘晔大军经过现时雄伟依旧,却无人把守的虎牢关,历二十日到达千古帝都——洛阳。
董卓昔年烧毁宫殿、民居之残破遗迹尚在,整个广阔的城池内,便只有那次诸侯会盟后孙坚所建祭礼草堂,以及后来的诸侯大营。
现今辖管洛阳的河南尹境内并非全无百姓,董卓迁民时因时间紧迫而鞭长未及,于山林间,多有百姓遗漏,更兼得前两年各地争战,也有部分走投无路的并,兖,荆州百姓迁入,只是不敢居于现时人迹不至,残败不堪的洛阳城罢了。
到达洛阳后,刘晔并未即刻起军再向函谷关进发,而是就在洛阳城原先诸侯会盟大营中驻扎,各分将令,着一千兵卒即刻把守住虎牢关以防万一,再派出随军的九千民夫并着三千保护他们的军士,请他们分散前去探访此地百姓并传达他的诏令,教其集中于洛阳城南、城东一带洛水下游。当然,依照老规矩还是按例加发晌钱,只是留待以后回到代郡一齐发放罢了,有刘晔之前信誉保证,这些本就对他感恩戴德的民夫百姓们自然无有不从。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现今刘晔军士虽然经过任丘一役充足补给,却也只能支撑到十月底罢了,因此刘晔现今便着力于解决此最大问题,否则不仅进兵长安是个虚妄想法,便是最后想全身回兵那也只是笑话——没有粮草的军队,等待他们的只有溃散一途罢了!
早在起兵前,刘晔便想到这个问题,为解决这注定的难题:他不仅下令于代郡商会明书,若商人运粮送于洛阳一带后,可按现时粮价五倍收购;当然,这亦只能算一时之法,相对于算上民夫总共两万五千的刘晔军队来说实在太少且不能保证后续稳定;于是刘晔于出发时便下令带足粟,麦种子,算准时间正好于六,七月间可种下,在十一到十二月间便可收获一次,以解粮草之急,作好了长久僵持打算。
有代郡并着公孙瓒属下知晓刘晔行事风格的民夫现身说法,分散于河南尹各处现时生活困苦,根本只靠野菜,树皮,极少靠打猎为生的百姓们听闻有粮食可种,且收成后自己可留三成,足够温饱后,纷纷拖家带口,随着这些民夫回到洛阳,由刘晔使人统一安排,领取种子后再根据其各户劳动能力划分田地,记录在册。
这次随军的百余位“安阳书院”的少年们可算真正“人尽其用”,大部份细节事务都是由能识文断字的他们一手经办,有刘晔不时指导,他们于政事处理上亦很快从最初的不知所措走到成熟,毕竟现在只是些细节工作,并不算难度很大。
七月十日,所有民夫依刘晔先前吩咐,只遍访了七日路程内之隐匿百姓,带着共计十万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七万青壮百姓全数返回,再经过十日忙碌,领到粟种的百姓在军士们的帮助下将种子播下,洛水中下游百万亩良田重新被耕作,只需熬过近五月时间,便可收获。
当然,军士亦有种植任务,所开垦之地被称为“军屯”,与百姓们的“民屯”区别。如此一来,刘晔便成为了继徐州陶谦之后,第二个正式采用“屯田”制之人。
商人逐利而动,有代郡商会那明码标出的价格,心里盘算着只需顺利交易一次,便足可获四倍以上暴利后,其中自然不乏敢于冒险者。从徐州,淮南一带收购,或者本就囤积众多粮食的商人们,背后有当地豪强势力支持的,明日张胆;没有的,则巧借名目,暗渡陈仓,纷纷转运大批粮食向洛阳而来。
手下瞬间多了十万百姓需要吃饭,自然使刘晔更有些焦头烂额,原本能支持到十月底的粮草,便是缩减用度,以最低标准供于百姓,亦只够到九月中旬罢了。
当然,军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作出这种自断后路的蠢事——先不说会于士气大大不利,只是没吃饱肚皮,又能指望士兵们有多少战斗力?
正因为如此,先后运输共计三十万石粮食到达洛阳的商人们可算解决了刘晔的燃眉之急。
“信用值钱吗?”
刘晔用来买粮的支付方式便很好地回答了这个疑问。
“打白条?”
没错!刘晔行军本就艰难,当然不可能带着太多黄金钱物。于是,画押上他的大名后,商人们便可凭着“安平侯”大人那独一无二落款笔迹风格的“便条”,于代郡商会领取相应钱物。如今这种情况也是刘晔当初与田丰商量着,只为加快商业顺利流通而灵机一动间搞出这个商会所不能想到的。
“没想到自己现在随手一划的字据,也可值黄金千两……”
九月三日,刘晔在洛阳城新建的府邸内,送走一位刚从邺城经河内前来送粮的大商后,回想起前世那种平平淡淡,虽谈不上贫穷手中却也没多少钱可用的生活,不无自嘲地想道。
放下心中小小的追忆杂念,刘晔取出斥侯回报后,已渐渐成形的洛阳附近地形图细看,恰在这时——
有典韦进堂禀道:“子扬,有信报传来,函谷关现有两处,一为秦时所置滨临大河之‘秦关’,另一处则为弘农郡新安县东之‘新关’,秦关现时虽已废弃,因其地势险峻,亦有千余军士筑寨把守,新关则约有一万军士守城!”
“哦?……吾已知晓。常文,你且说说:我军有无可能将这雄关拿下?”
刘晔一边细看斥侯报回情报,并在行军地图上标明情报中各处相应的地理位置,兵员配置等等,一边却头也不抬地问道。
“吾军实则有兵卒一万五千,但若攻击如此雄城关隘,只怕……”
典韦不长于兵事,但对于这种常识性的理念却能清楚知道,他见刘晔表情不变,依旧在那里圈点地图,便索性继续说道:“古之圣贤有言,攻城方需得三倍于守军,这才有可能强攻下城池,但若如同函谷关这种雄城,敌军若死守不出,只怕十倍军力都未见得可下其关!”
“不错!看来常文你进步极快,已能将这种战略性理念说得头头是道。前途艰险,从起兵之日起吾便清楚知晓,现今我可借稳扎稳打,补给后勤为名先在此地发展民生,解决粮草这后顾之忧,但毕竟我是奉诏要进京都,等到十一月底粮草收成完毕,终究还得进兵,否则……”
刘晔先是赞扬典韦几句,说到后来却又是有些愁眉不展,一个函谷关便已如此棘手,那后面的潼关,以及长安又如何应付?(未完待续)
六月底,刘晔大军经过现时雄伟依旧,却无人把守的虎牢关,历二十日到达千古帝都——洛阳。
董卓昔年烧毁宫殿、民居之残破遗迹尚在,整个广阔的城池内,便只有那次诸侯会盟后孙坚所建祭礼草堂,以及后来的诸侯大营。
现今辖管洛阳的河南尹境内并非全无百姓,董卓迁民时因时间紧迫而鞭长未及,于山林间,多有百姓遗漏,更兼得前两年各地争战,也有部分走投无路的并,兖,荆州百姓迁入,只是不敢居于现时人迹不至,残败不堪的洛阳城罢了。
到达洛阳后,刘晔并未即刻起军再向函谷关进发,而是就在洛阳城原先诸侯会盟大营中驻扎,各分将令,着一千兵卒即刻把守住虎牢关以防万一,再派出随军的九千民夫并着三千保护他们的军士,请他们分散前去探访此地百姓并传达他的诏令,教其集中于洛阳城南、城东一带洛水下游。当然,依照老规矩还是按例加发晌钱,只是留待以后回到代郡一齐发放罢了,有刘晔之前信誉保证,这些本就对他感恩戴德的民夫百姓们自然无有不从。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现今刘晔军士虽然经过任丘一役充足补给,却也只能支撑到十月底罢了,因此刘晔现今便着力于解决此最大问题,否则不仅进兵长安是个虚妄想法,便是最后想全身回兵那也只是笑话——没有粮草的军队,等待他们的只有溃散一途罢了!
早在起兵前,刘晔便想到这个问题,为解决这注定的难题:他不仅下令于代郡商会明书,若商人运粮送于洛阳一带后,可按现时粮价五倍收购;当然,这亦只能算一时之法,相对于算上民夫总共两万五千的刘晔军队来说实在太少且不能保证后续稳定;于是刘晔于出发时便下令带足粟,麦种子,算准时间正好于六,七月间可种下,在十一到十二月间便可收获一次,以解粮草之急,作好了长久僵持打算。
有代郡并着公孙瓒属下知晓刘晔行事风格的民夫现身说法,分散于河南尹各处现时生活困苦,根本只靠野菜,树皮,极少靠打猎为生的百姓们听闻有粮食可种,且收成后自己可留三成,足够温饱后,纷纷拖家带口,随着这些民夫回到洛阳,由刘晔使人统一安排,领取种子后再根据其各户劳动能力划分田地,记录在册。
这次随军的百余位“安阳书院”的少年们可算真正“人尽其用”,大部份细节事务都是由能识文断字的他们一手经办,有刘晔不时指导,他们于政事处理上亦很快从最初的不知所措走到成熟,毕竟现在只是些细节工作,并不算难度很大。
七月十日,所有民夫依刘晔先前吩咐,只遍访了七日路程内之隐匿百姓,带着共计十万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七万青壮百姓全数返回,再经过十日忙碌,领到粟种的百姓在军士们的帮助下将种子播下,洛水中下游百万亩良田重新被耕作,只需熬过近五月时间,便可收获。
当然,军士亦有种植任务,所开垦之地被称为“军屯”,与百姓们的“民屯”区别。如此一来,刘晔便成为了继徐州陶谦之后,第二个正式采用“屯田”制之人。
商人逐利而动,有代郡商会那明码标出的价格,心里盘算着只需顺利交易一次,便足可获四倍以上暴利后,其中自然不乏敢于冒险者。从徐州,淮南一带收购,或者本就囤积众多粮食的商人们,背后有当地豪强势力支持的,明日张胆;没有的,则巧借名目,暗渡陈仓,纷纷转运大批粮食向洛阳而来。
手下瞬间多了十万百姓需要吃饭,自然使刘晔更有些焦头烂额,原本能支持到十月底的粮草,便是缩减用度,以最低标准供于百姓,亦只够到九月中旬罢了。
当然,军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作出这种自断后路的蠢事——先不说会于士气大大不利,只是没吃饱肚皮,又能指望士兵们有多少战斗力?
正因为如此,先后运输共计三十万石粮食到达洛阳的商人们可算解决了刘晔的燃眉之急。
“信用值钱吗?”
刘晔用来买粮的支付方式便很好地回答了这个疑问。
“打白条?”
没错!刘晔行军本就艰难,当然不可能带着太多黄金钱物。于是,画押上他的大名后,商人们便可凭着“安平侯”大人那独一无二落款笔迹风格的“便条”,于代郡商会领取相应钱物。如今这种情况也是刘晔当初与田丰商量着,只为加快商业顺利流通而灵机一动间搞出这个商会所不能想到的。
“没想到自己现在随手一划的字据,也可值黄金千两……”
九月三日,刘晔在洛阳城新建的府邸内,送走一位刚从邺城经河内前来送粮的大商后,回想起前世那种平平淡淡,虽谈不上贫穷手中却也没多少钱可用的生活,不无自嘲地想道。
放下心中小小的追忆杂念,刘晔取出斥侯回报后,已渐渐成形的洛阳附近地形图细看,恰在这时——
有典韦进堂禀道:“子扬,有信报传来,函谷关现有两处,一为秦时所置滨临大河之‘秦关’,另一处则为弘农郡新安县东之‘新关’,秦关现时虽已废弃,因其地势险峻,亦有千余军士筑寨把守,新关则约有一万军士守城!”
“哦?……吾已知晓。常文,你且说说:我军有无可能将这雄关拿下?”
刘晔一边细看斥侯报回情报,并在行军地图上标明情报中各处相应的地理位置,兵员配置等等,一边却头也不抬地问道。
“吾军实则有兵卒一万五千,但若攻击如此雄城关隘,只怕……”
典韦不长于兵事,但对于这种常识性的理念却能清楚知道,他见刘晔表情不变,依旧在那里圈点地图,便索性继续说道:“古之圣贤有言,攻城方需得三倍于守军,这才有可能强攻下城池,但若如同函谷关这种雄城,敌军若死守不出,只怕十倍军力都未见得可下其关!”
“不错!看来常文你进步极快,已能将这种战略性理念说得头头是道。前途艰险,从起兵之日起吾便清楚知晓,现今我可借稳扎稳打,补给后勤为名先在此地发展民生,解决粮草这后顾之忧,但毕竟我是奉诏要进京都,等到十一月底粮草收成完毕,终究还得进兵,否则……”
刘晔先是赞扬典韦几句,说到后来却又是有些愁眉不展,一个函谷关便已如此棘手,那后面的潼关,以及长安又如何应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