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方腊:我不信!(求追读!)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干宋最新章节!
…
童贯南下,只走到了宋南京应天府这里,就停了下来。
童贯这不是畏战,而是在等大军集结,然后一块南下。
谭稹战败一事,早已经将密探派到东南的童贯,其实早就知道了。
童贯不仅知道了,而且还知道得很详细,详细到就像他亲自经历了那一战一样。
在童贯看来,谭稹固然是犯了很多兵家大忌,但这并不是谭稹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谭稹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敌人很强。
不。
这么说,并不准确。
作为打了一辈子仗、赵宋目前最拿得出手的统帅,童贯太了解农民军是个什么水准。
说老实话,童贯是真看不起那群乌合之众的。
可是虎贲军不一样,童贯判断,虎贲军肯定有通天代。
好吧,童贯并不知道“通天代”这个词,他知道的是,虎贲军中有兵法大家,非常高明的兵法大家,指挥能力不在种师道、刘延庆之下甚至不在他的老搭档王厚之下的超级兵法大家。
此人抓住了谭稹所犯下的所有错误,用一支实力并不比谭稹所统制的宋军强多少的农民军轻而易举的就将谭稹打得落花流水,然后又一举攻占了镇江城和金陵城,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长江防线布置妥当。
童贯十分清楚,对待这样的敌人,绝不能给他任何机会,否则你怎么输得都不知道。
至于添油战术,那更是要不得的,因为你添多少,人家肯定就烧多少,等你这边添得差不多了,人家就该反攻了。
所以,必须得把大军准备好,一块进发……
……
歙州。
打下了歙州以后,方腊和包康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分歧。
包康的意见是,只留少量的部队驻守歙州,方腊应该亲率大部人马攻取宣州,然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去攻占舒州、黄州、鄂州,之后顺着汉江直取襄阳,最终以襄阳为基点布防,锁住宋军从中路南下的道路。
可方腊却想将他的人马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往北,攻取宣州。
一部分往南,攻取睦洲以南地区。
而第三部分则是由方腊亲自率领坐镇歙州城。
如此一来,方腊的二十多万大军,就被一分为三。
包康对于方腊的想法坚决反对——他觉得方腊的战略很有问题。
先说北上的那部分。
虽然方腊给了方七佛七万大军,可这依然远远不够打到襄阳的。
别忘了,这一路之上可都是赵宋的军事重镇,大多都是易守难攻。
万一就有哪个军事重镇出一支能打的宋军,击败方七佛部,不,哪怕只是挡住方七佛部一段时间,也足够宋军从中路南下的了。
别忘了,从北京大名府到襄阳的距离可比到镇江近得多。
而且,李存已经派人通知方腊他们了,北京大名府有十五万西军精锐,并且还跟方腊他们说了,这支西军是准备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包康觉得,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越快打到襄阳越好,怎么能只拿三分之一的军队去打呢,而且,方腊御驾亲征的力度多大,哪是只派一个方七佛可以比的?!
再说南下的那部分。
是。
现在李存忙着北上顾及不到浙南地区,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李存那是不着急吃浙南这里,而不是不想吃浙南这里。
换而言之,浙南这里已经是李存碗里的肉了,方腊伸手去拿,以李存那强势的枭雄性格,岂会善罢甘休?!
关键,荆襄那里庞大的属于赵宋的地盘方腊都打不过来,干嘛要去惦记自己的天然盟友、自己的亲妹夫的地盘,这不是作死和阻碍推翻赵宋的黑暗统治吗?
最后再说方腊亲自率领近十万大军留在歙州。
你想干甚么?
这天下还没打下来呢,你就想坐享天下了?
这才只不过是一州之地好不好!
作为永乐朝的圣公,你现在正应该率领你的军臣开疆拓土,而不是等着你的军臣给你开疆拓土。
试问,假如你手下真有一个将领南征北战为你打下了偌大的江山,那到时是你当皇帝,还是他当皇帝?
总之,包康觉得方腊的计划漏洞百出,他坚决反对。
包康苦口婆心道:“今天下未定,圣公当学李大都督,御驾亲征为我永乐朝打下百世基业,而非……”
“够了!”
包康不提李存还好,包康一提李存,方腊就有些压抑不住自己的火气。
在方腊看来,李存如今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应该是他的,杭州是他的,苏州是他的,湖州是他的,润州是他的,江宁府也是他的,是李存偷走了他的一切,是包康误他。
至于李存所说的什么赵宋在北京大名府囤积了十五万西军,还什么为了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才调集的这十五万西军,方腊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在方腊看来,李存就是想骗他去襄阳帮李存阻挡宋军从中路南下。
——方腊觉得李存一肚子阴谋诡计,如果信李存的话,他最后被李存卖了,还得帮李存数钱。
而且,包康不知道的是,方腊让方七佛夺取宣州的目的,也不是西进去攻取襄阳,而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趁虎贲军和宋军鹬蚌相争,他火中取栗夺取江宁府,然后夺取镇江,之后挥师南下,跟将来夺取了浙南的义军一块夹击杭州。
直说吧,方腊根本就没有放弃他的浙水、他的吴地。
甚至方腊一直扣在手里的近十万大军,都是方腊准备的预备队,必要之时,他可以亲自率领这十万大军东进,给杭州致命一击。
总之一句话,谁爱去荆襄谁去,反正方腊不去!
方腊勉强压住自己的火气,尽量心平气和的对包康说:“李存不过一区区武夫,安能与我相提并论,大哥慎言矣。”
方腊这就差直说,我是要当皇帝的人,李存能跟我比吗?
包康真没想到,方腊会膨胀到这种地步。
这一刻,包康对方腊越发的失望了。
可包康又实在是舍不得起义的大好形势。
所以,包康忍下对方腊的失望,看向方腊言听计从的汪公老佛,希望这位智者能站出来帮自己说两句话。
谁想,汪公老佛竟然眼观鼻鼻观心,一点张嘴的意思都没有。
包康稍稍想了一下,就明白了。
浙南有郑魔王、吕师囊和裘道人三支摩尼教的重要力量,只有方腊去浙南,摩尼教的势力才会在短时间内膨胀起来。
“或许……方十三想去浙南,就是受这秃驴教唆,这秃驴又岂会为我劝方十三?!”
……
回到自己的住处,包康从怀中拿出来了吕将写给他的信:
“吾兄明鉴:
大都督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
其人阴有取宋而代之壮志,是以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四方敛衽来朝。
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虽身为大都督,卒伍至下者得以情达,选用将左,视劳能为高下先后,不以亲故、权贵挠之,故将士乐为之死。
初定杭州,即除去宋法,减省租税,用新政治国。
杭州缺士,无法治理,大都督以计赚世家子,以科举聚寒家子,月余间,聚士三二百,杭州可治,两浙可期。
今大都督亲率虎贲二十万北上抗宋,舍我其谁。鸣呼,雄哉!
虽功成于天会间,而规摹运为宾自此始。
虎贲有今日,皆赖大都督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
弟曾远观方腊,其人忘恩思小过,定会反戈,岂非成大事之人,更乃不可信小人。
吾知兄君子也,亦要劝之,若兄来投,大都督必十里相迎,不辜兄之壮志矣。
弟吕将拜上。”
包康喃喃道:“方十三啊方十三,李大都督谋士已将你看透,何况李大都督那长有七窍玲珑心之枭雄,你之谋划,恐在李大都督眼里有如孩提般可笑,只你不知也,怕只怕你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耳。”
言毕,包康将信扔到火盆中:“李大都督确乃一明主,然包康却非那朝秦暮楚之辈……”
……
…
童贯南下,只走到了宋南京应天府这里,就停了下来。
童贯这不是畏战,而是在等大军集结,然后一块南下。
谭稹战败一事,早已经将密探派到东南的童贯,其实早就知道了。
童贯不仅知道了,而且还知道得很详细,详细到就像他亲自经历了那一战一样。
在童贯看来,谭稹固然是犯了很多兵家大忌,但这并不是谭稹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谭稹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敌人很强。
不。
这么说,并不准确。
作为打了一辈子仗、赵宋目前最拿得出手的统帅,童贯太了解农民军是个什么水准。
说老实话,童贯是真看不起那群乌合之众的。
可是虎贲军不一样,童贯判断,虎贲军肯定有通天代。
好吧,童贯并不知道“通天代”这个词,他知道的是,虎贲军中有兵法大家,非常高明的兵法大家,指挥能力不在种师道、刘延庆之下甚至不在他的老搭档王厚之下的超级兵法大家。
此人抓住了谭稹所犯下的所有错误,用一支实力并不比谭稹所统制的宋军强多少的农民军轻而易举的就将谭稹打得落花流水,然后又一举攻占了镇江城和金陵城,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长江防线布置妥当。
童贯十分清楚,对待这样的敌人,绝不能给他任何机会,否则你怎么输得都不知道。
至于添油战术,那更是要不得的,因为你添多少,人家肯定就烧多少,等你这边添得差不多了,人家就该反攻了。
所以,必须得把大军准备好,一块进发……
……
歙州。
打下了歙州以后,方腊和包康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分歧。
包康的意见是,只留少量的部队驻守歙州,方腊应该亲率大部人马攻取宣州,然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去攻占舒州、黄州、鄂州,之后顺着汉江直取襄阳,最终以襄阳为基点布防,锁住宋军从中路南下的道路。
可方腊却想将他的人马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往北,攻取宣州。
一部分往南,攻取睦洲以南地区。
而第三部分则是由方腊亲自率领坐镇歙州城。
如此一来,方腊的二十多万大军,就被一分为三。
包康对于方腊的想法坚决反对——他觉得方腊的战略很有问题。
先说北上的那部分。
虽然方腊给了方七佛七万大军,可这依然远远不够打到襄阳的。
别忘了,这一路之上可都是赵宋的军事重镇,大多都是易守难攻。
万一就有哪个军事重镇出一支能打的宋军,击败方七佛部,不,哪怕只是挡住方七佛部一段时间,也足够宋军从中路南下的了。
别忘了,从北京大名府到襄阳的距离可比到镇江近得多。
而且,李存已经派人通知方腊他们了,北京大名府有十五万西军精锐,并且还跟方腊他们说了,这支西军是准备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包康觉得,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越快打到襄阳越好,怎么能只拿三分之一的军队去打呢,而且,方腊御驾亲征的力度多大,哪是只派一个方七佛可以比的?!
再说南下的那部分。
是。
现在李存忙着北上顾及不到浙南地区,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李存那是不着急吃浙南这里,而不是不想吃浙南这里。
换而言之,浙南这里已经是李存碗里的肉了,方腊伸手去拿,以李存那强势的枭雄性格,岂会善罢甘休?!
关键,荆襄那里庞大的属于赵宋的地盘方腊都打不过来,干嘛要去惦记自己的天然盟友、自己的亲妹夫的地盘,这不是作死和阻碍推翻赵宋的黑暗统治吗?
最后再说方腊亲自率领近十万大军留在歙州。
你想干甚么?
这天下还没打下来呢,你就想坐享天下了?
这才只不过是一州之地好不好!
作为永乐朝的圣公,你现在正应该率领你的军臣开疆拓土,而不是等着你的军臣给你开疆拓土。
试问,假如你手下真有一个将领南征北战为你打下了偌大的江山,那到时是你当皇帝,还是他当皇帝?
总之,包康觉得方腊的计划漏洞百出,他坚决反对。
包康苦口婆心道:“今天下未定,圣公当学李大都督,御驾亲征为我永乐朝打下百世基业,而非……”
“够了!”
包康不提李存还好,包康一提李存,方腊就有些压抑不住自己的火气。
在方腊看来,李存如今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应该是他的,杭州是他的,苏州是他的,湖州是他的,润州是他的,江宁府也是他的,是李存偷走了他的一切,是包康误他。
至于李存所说的什么赵宋在北京大名府囤积了十五万西军,还什么为了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才调集的这十五万西军,方腊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在方腊看来,李存就是想骗他去襄阳帮李存阻挡宋军从中路南下。
——方腊觉得李存一肚子阴谋诡计,如果信李存的话,他最后被李存卖了,还得帮李存数钱。
而且,包康不知道的是,方腊让方七佛夺取宣州的目的,也不是西进去攻取襄阳,而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趁虎贲军和宋军鹬蚌相争,他火中取栗夺取江宁府,然后夺取镇江,之后挥师南下,跟将来夺取了浙南的义军一块夹击杭州。
直说吧,方腊根本就没有放弃他的浙水、他的吴地。
甚至方腊一直扣在手里的近十万大军,都是方腊准备的预备队,必要之时,他可以亲自率领这十万大军东进,给杭州致命一击。
总之一句话,谁爱去荆襄谁去,反正方腊不去!
方腊勉强压住自己的火气,尽量心平气和的对包康说:“李存不过一区区武夫,安能与我相提并论,大哥慎言矣。”
方腊这就差直说,我是要当皇帝的人,李存能跟我比吗?
包康真没想到,方腊会膨胀到这种地步。
这一刻,包康对方腊越发的失望了。
可包康又实在是舍不得起义的大好形势。
所以,包康忍下对方腊的失望,看向方腊言听计从的汪公老佛,希望这位智者能站出来帮自己说两句话。
谁想,汪公老佛竟然眼观鼻鼻观心,一点张嘴的意思都没有。
包康稍稍想了一下,就明白了。
浙南有郑魔王、吕师囊和裘道人三支摩尼教的重要力量,只有方腊去浙南,摩尼教的势力才会在短时间内膨胀起来。
“或许……方十三想去浙南,就是受这秃驴教唆,这秃驴又岂会为我劝方十三?!”
……
回到自己的住处,包康从怀中拿出来了吕将写给他的信:
“吾兄明鉴:
大都督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
其人阴有取宋而代之壮志,是以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四方敛衽来朝。
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虽身为大都督,卒伍至下者得以情达,选用将左,视劳能为高下先后,不以亲故、权贵挠之,故将士乐为之死。
初定杭州,即除去宋法,减省租税,用新政治国。
杭州缺士,无法治理,大都督以计赚世家子,以科举聚寒家子,月余间,聚士三二百,杭州可治,两浙可期。
今大都督亲率虎贲二十万北上抗宋,舍我其谁。鸣呼,雄哉!
虽功成于天会间,而规摹运为宾自此始。
虎贲有今日,皆赖大都督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
弟曾远观方腊,其人忘恩思小过,定会反戈,岂非成大事之人,更乃不可信小人。
吾知兄君子也,亦要劝之,若兄来投,大都督必十里相迎,不辜兄之壮志矣。
弟吕将拜上。”
包康喃喃道:“方十三啊方十三,李大都督谋士已将你看透,何况李大都督那长有七窍玲珑心之枭雄,你之谋划,恐在李大都督眼里有如孩提般可笑,只你不知也,怕只怕你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耳。”
言毕,包康将信扔到火盆中:“李大都督确乃一明主,然包康却非那朝秦暮楚之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