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非 议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1.com,最快更新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最新章节!
爆炸后第四天北京紫禁城崇德殿
预料到的进攻终于还是来临,为了件对某些人来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崇祯帝朱由检摆足了低姿态;两位“特务头子”、五军都督府装备本部总督查孙元化遭到停职查办,司礼监几位大太监被罚奉一年,主管军工集团的刘老汉也被下旨训斥。
退让没换来守旧文人的谅解,商议如何善后的扩大会议,被那些不了解事务本质的人,开始了老调重弹变成了声讨会,一场声讨皇帝,声讨新政的会。
又是这样,老子躲了你们几年还不死心!
以首辅李邦华为首的内阁几位刚开始还想辩解,哪知被神色安详的皇帝喝止;皇帝的不明态度让支持新政的文臣们退避三舍,孤军奋战的梁世勋、曹文诏等人很快败下阵来,崇德殿第一次成了某些文人“扬眉吐气”的地方。
不管那些文臣如何指责,话说得如何直白露骨,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检都神色如常,难得的没有动怒,更不会招来上直卫将他们直接拖出去!
皇帝的纵容让气势如虹的文官以为大局在握,在某人有意思的引导下,一个个站出来上奏,很有“痛打落水狗”的架势。
偷换概念,说得冠冕堂皇的有:
“什么意外事故?完全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此乃奸贼为掩盖罪行,草菅人命、欺蒙圣上,请陛下下旨严查!”
“臣乃一介书生,不懂玄学,山川日月历历在目,可观之,可玩之;何为强度?何为冲击波?可观乎?不可,玄学,形而上学,谓之道!道为何物,随心而为,用做说辞,有点强人所难;做为依据,则不可理喻。”
“天启年间警示宛如眼前,当时大明外忧内困,大厦将倾,上天有好生之德,降下明示;先皇仁心爱民,下‘罪己诏’,大明安然渡过浩劫;今上天再次警示,吾皇当学先皇,痛改前非,以仁德之心待民。”
说得直白露骨的也有,就差要皇帝直接退位,文人骨气可见一斑: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帝失其德,上天震怒,天动地摇,山崩海裂!君失道德,万民不顾廉耻,逐利忘本!此乃亡国之兆,臣奏请陛下早日幡然悔悟,改弦易辙,以安民心!”
“古之暴君,不凡有大为之人,远如秦皇隋炀,近如元太祖;陛下尚幼,功盖天下,无人能及,但崇尚暴虐,嗜杀吝生;如再不改弦易辙,只怕罄竹难书,只是史书长留,遭后人唾弃,非吾皇之心愿;臣斗胆为身后名声计,吾皇应借此天赐机缘,下诏摈弃恶法,以仁德为本,做黎民之表。”
“陛下年幼恣意妄为,不顾亲情,屡废亲王勋贵;不守仁义,冤杀忠义文臣;不顾国体,擅改祖宗法制;以秦酷法御民,不知悔改;以利益蛊惑官员,不知廉耻;朝堂乌烟瘴气,民间逐利成风,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种种倒行逆施,才遭此‘天谴’!上天警示,不可不听,臣请陛下亲下‘罪己诏’,与太庙跪省,痛改前非,还大明以朗朗乾坤;‘去伪存真’,还儒学以本来面目;早立太子,以顾国本,安天下万民之心!”
举出这么多,就不说那些滑稽可笑的;比如说洋人给的地图是假的,例证地球是圆的,那怎么可能站在上面之类的话;还有老调重弹,说奇淫技巧,机械误国的言论,就不一一列举。
对付这种人,朱由检直接无视,愚昧无知还要别人和你一样!
反常必妖!皇帝越是冷静,越像没事一样,内阁几位大佬越是担忧。
内阁居庙堂之高统领全局自知新政妙处,但不想与低层文官们彻底割裂;虽参与“抨击”的文官已沦为少数,但支持新政的官员们未必全是真心,更多的是见风使舵者;
边缘化的官员为一己私利罔顾事实信口雌黄造谣,那些见风使舵的人又参与其间,惹得暴怒的皇帝又一次举起屠刀,那不就真出大事了。
一边倒的辩论临近尾声,预示着皇帝就要出手了,深知其心性的李邦华知道不好,可又感觉不到哪里不好!
皇帝致力前行是肯定的,要不在天津的演讲不会那么说!而且演讲才在邸报发表,唾沫横飞的家伙难道没看出什么?还是想给皇帝当头棒喝!可皇帝真的能“痛改前非”?不可能!
欲擒故纵,请君入瓮!接连两个不那么好的词语蹦出脑海!不好!皇帝是要趁这个机会将旧派文臣全部扫出朝堂,将他们彻底排除在权力的核心圈子!
想明白的李邦华没有打击政敌的快乐,莫大的悲哀涌上心头,文官集团懦弱如斯,怎么还有些人不知进退?
如果一切在自己的任期内发生,史书又将如何评议?
不能这样!李邦华没去考虑其它几位次辅、辅臣为何不开口!而是想独自阻止事情变得更糟!可事到如今,其实已经太晚了,而且有一个人先他一步将谢幕的幕布拉上。
同伴的“炮弹”打完,皇帝已被驳斥得无地自容,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哑口无言,该自己发动最后的攻势,一举奠定胜局!
新任司法部尚书史可法站出来,躬身行礼后奏道:“君者,天下之主,其位之高,令人仰止、让人臣服!有德者居之,仁泽四海,万民乐业,天下安定;无能者得之,政令乱出,天下纷扰,百姓疲惫;今上登位,摒弃阉党,锐意进取,抚平边患、开疆扩土,俨然为一代明君,若坚持德政必流芳百世;然成名尚幼不谙世事,小人环绕利令智昏;轻则夺人家财与民争利,重则残杀亲族更改祖制;以致人心不古追名逐利,贪腐严重官制糜烂,皇族不安嗷嗷待抚,异族不稳动荡连连;凡此种种倒行逆施,道德伦理丧失殆尽,以致天怒人怨,反贼四起暗杀不断,天降横祸以致社稷不稳;太祖起于淮西,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与其说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功,不如说是戒急用忍、忍辱负重之德;今上急于一时之利,而误了仁德之功,忘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致上天震动,降下警示!微臣泣血恳请陛下,为大明社稷计,为大明万万百姓的福祉安康计,‘亲君子,远小人!’,请下诏反省,以仁德治天下,为礼法之表率!”
史可法不卑不亢的说完,毕恭毕敬的伏地不起,那架势是妥妥得“忠臣志士”模样;哪管话里逻辑混乱、偷换概念等不符合事实的东西,要得就是吸引眼球、震人肺腑。
他的目的达到了,如果崇德殿能鼓掌,一定会获得掌声一片;可惜礼法规则是他们自己的定的,君前不得大声喧哗。
有制度就有漏洞,既不能鼓掌雀跃大声欢呼,咱就默默的跪伏在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愤慨!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现代有很多词汇,如“静坐”、“站台”、“示威”,最著名的是“非暴力不合作”,阿三的特有风格。
给谁看?自然给还在观望的人和高高在上的人看!
不要小瞧这种行为,听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么?一人或一小群人的行为,处理不好会变成个大事件!
为啥?人类是群居动物,骨子里有一种自己都不知道的“从众”心态,说得难听点就是喜欢“凑热闹”。
崇德殿的戏码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发表言论率先站出来,趴在史可法身后附议,神色如同进行圣战的“殉教者”庄严肃穆;果然,他慨然赴死的气质引起某些人共鸣,与其心有戚戚焉陆续慷慨出班,拜伏在地附议。
人数不多也能说不少,咋看之下,崇德殿的地面是跪满了人;级别嘛,还真不错!尚书级别的有四名,侍郎级别差不多十名,主事级别的不少于三十名,占今日与会的人员的四成左右。
这个数目可不少啦,再加上下面的更小的官员,起码能占半数人;难怪这些家伙胸有成足,原来有备而来,更有甚者,高举起早准备好的请愿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红色名字。
竟然写血书?你们要干嘛!嫌死得不够快?面如土色的李邦华看到这一幕,暗道句:“完了!”
完了?对某些人来说确实是完了,对崇祯帝朱由检而言,好戏才刚刚开始。
黑压压的人跪在大殿里看似声势浩大,不知底细的还真会被这种气势给吓住,不少“墙头草”就在队伍里东张西望,寻找不能确定的答案。
好在还知道要养家糊口才没冲动,更何况他们的“大佬”一直在做“泥菩萨”,任你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内阁成员的态度让事态没继续恶化,脚步不那么“灵活”的人最终没敢踏出那一步,不安的瞄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低下头继续做“鸵鸟”。
爆炸后第四天北京紫禁城崇德殿
预料到的进攻终于还是来临,为了件对某些人来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崇祯帝朱由检摆足了低姿态;两位“特务头子”、五军都督府装备本部总督查孙元化遭到停职查办,司礼监几位大太监被罚奉一年,主管军工集团的刘老汉也被下旨训斥。
退让没换来守旧文人的谅解,商议如何善后的扩大会议,被那些不了解事务本质的人,开始了老调重弹变成了声讨会,一场声讨皇帝,声讨新政的会。
又是这样,老子躲了你们几年还不死心!
以首辅李邦华为首的内阁几位刚开始还想辩解,哪知被神色安详的皇帝喝止;皇帝的不明态度让支持新政的文臣们退避三舍,孤军奋战的梁世勋、曹文诏等人很快败下阵来,崇德殿第一次成了某些文人“扬眉吐气”的地方。
不管那些文臣如何指责,话说得如何直白露骨,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检都神色如常,难得的没有动怒,更不会招来上直卫将他们直接拖出去!
皇帝的纵容让气势如虹的文官以为大局在握,在某人有意思的引导下,一个个站出来上奏,很有“痛打落水狗”的架势。
偷换概念,说得冠冕堂皇的有:
“什么意外事故?完全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此乃奸贼为掩盖罪行,草菅人命、欺蒙圣上,请陛下下旨严查!”
“臣乃一介书生,不懂玄学,山川日月历历在目,可观之,可玩之;何为强度?何为冲击波?可观乎?不可,玄学,形而上学,谓之道!道为何物,随心而为,用做说辞,有点强人所难;做为依据,则不可理喻。”
“天启年间警示宛如眼前,当时大明外忧内困,大厦将倾,上天有好生之德,降下明示;先皇仁心爱民,下‘罪己诏’,大明安然渡过浩劫;今上天再次警示,吾皇当学先皇,痛改前非,以仁德之心待民。”
说得直白露骨的也有,就差要皇帝直接退位,文人骨气可见一斑: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帝失其德,上天震怒,天动地摇,山崩海裂!君失道德,万民不顾廉耻,逐利忘本!此乃亡国之兆,臣奏请陛下早日幡然悔悟,改弦易辙,以安民心!”
“古之暴君,不凡有大为之人,远如秦皇隋炀,近如元太祖;陛下尚幼,功盖天下,无人能及,但崇尚暴虐,嗜杀吝生;如再不改弦易辙,只怕罄竹难书,只是史书长留,遭后人唾弃,非吾皇之心愿;臣斗胆为身后名声计,吾皇应借此天赐机缘,下诏摈弃恶法,以仁德为本,做黎民之表。”
“陛下年幼恣意妄为,不顾亲情,屡废亲王勋贵;不守仁义,冤杀忠义文臣;不顾国体,擅改祖宗法制;以秦酷法御民,不知悔改;以利益蛊惑官员,不知廉耻;朝堂乌烟瘴气,民间逐利成风,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种种倒行逆施,才遭此‘天谴’!上天警示,不可不听,臣请陛下亲下‘罪己诏’,与太庙跪省,痛改前非,还大明以朗朗乾坤;‘去伪存真’,还儒学以本来面目;早立太子,以顾国本,安天下万民之心!”
举出这么多,就不说那些滑稽可笑的;比如说洋人给的地图是假的,例证地球是圆的,那怎么可能站在上面之类的话;还有老调重弹,说奇淫技巧,机械误国的言论,就不一一列举。
对付这种人,朱由检直接无视,愚昧无知还要别人和你一样!
反常必妖!皇帝越是冷静,越像没事一样,内阁几位大佬越是担忧。
内阁居庙堂之高统领全局自知新政妙处,但不想与低层文官们彻底割裂;虽参与“抨击”的文官已沦为少数,但支持新政的官员们未必全是真心,更多的是见风使舵者;
边缘化的官员为一己私利罔顾事实信口雌黄造谣,那些见风使舵的人又参与其间,惹得暴怒的皇帝又一次举起屠刀,那不就真出大事了。
一边倒的辩论临近尾声,预示着皇帝就要出手了,深知其心性的李邦华知道不好,可又感觉不到哪里不好!
皇帝致力前行是肯定的,要不在天津的演讲不会那么说!而且演讲才在邸报发表,唾沫横飞的家伙难道没看出什么?还是想给皇帝当头棒喝!可皇帝真的能“痛改前非”?不可能!
欲擒故纵,请君入瓮!接连两个不那么好的词语蹦出脑海!不好!皇帝是要趁这个机会将旧派文臣全部扫出朝堂,将他们彻底排除在权力的核心圈子!
想明白的李邦华没有打击政敌的快乐,莫大的悲哀涌上心头,文官集团懦弱如斯,怎么还有些人不知进退?
如果一切在自己的任期内发生,史书又将如何评议?
不能这样!李邦华没去考虑其它几位次辅、辅臣为何不开口!而是想独自阻止事情变得更糟!可事到如今,其实已经太晚了,而且有一个人先他一步将谢幕的幕布拉上。
同伴的“炮弹”打完,皇帝已被驳斥得无地自容,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哑口无言,该自己发动最后的攻势,一举奠定胜局!
新任司法部尚书史可法站出来,躬身行礼后奏道:“君者,天下之主,其位之高,令人仰止、让人臣服!有德者居之,仁泽四海,万民乐业,天下安定;无能者得之,政令乱出,天下纷扰,百姓疲惫;今上登位,摒弃阉党,锐意进取,抚平边患、开疆扩土,俨然为一代明君,若坚持德政必流芳百世;然成名尚幼不谙世事,小人环绕利令智昏;轻则夺人家财与民争利,重则残杀亲族更改祖制;以致人心不古追名逐利,贪腐严重官制糜烂,皇族不安嗷嗷待抚,异族不稳动荡连连;凡此种种倒行逆施,道德伦理丧失殆尽,以致天怒人怨,反贼四起暗杀不断,天降横祸以致社稷不稳;太祖起于淮西,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与其说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功,不如说是戒急用忍、忍辱负重之德;今上急于一时之利,而误了仁德之功,忘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致上天震动,降下警示!微臣泣血恳请陛下,为大明社稷计,为大明万万百姓的福祉安康计,‘亲君子,远小人!’,请下诏反省,以仁德治天下,为礼法之表率!”
史可法不卑不亢的说完,毕恭毕敬的伏地不起,那架势是妥妥得“忠臣志士”模样;哪管话里逻辑混乱、偷换概念等不符合事实的东西,要得就是吸引眼球、震人肺腑。
他的目的达到了,如果崇德殿能鼓掌,一定会获得掌声一片;可惜礼法规则是他们自己的定的,君前不得大声喧哗。
有制度就有漏洞,既不能鼓掌雀跃大声欢呼,咱就默默的跪伏在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愤慨!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现代有很多词汇,如“静坐”、“站台”、“示威”,最著名的是“非暴力不合作”,阿三的特有风格。
给谁看?自然给还在观望的人和高高在上的人看!
不要小瞧这种行为,听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么?一人或一小群人的行为,处理不好会变成个大事件!
为啥?人类是群居动物,骨子里有一种自己都不知道的“从众”心态,说得难听点就是喜欢“凑热闹”。
崇德殿的戏码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发表言论率先站出来,趴在史可法身后附议,神色如同进行圣战的“殉教者”庄严肃穆;果然,他慨然赴死的气质引起某些人共鸣,与其心有戚戚焉陆续慷慨出班,拜伏在地附议。
人数不多也能说不少,咋看之下,崇德殿的地面是跪满了人;级别嘛,还真不错!尚书级别的有四名,侍郎级别差不多十名,主事级别的不少于三十名,占今日与会的人员的四成左右。
这个数目可不少啦,再加上下面的更小的官员,起码能占半数人;难怪这些家伙胸有成足,原来有备而来,更有甚者,高举起早准备好的请愿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红色名字。
竟然写血书?你们要干嘛!嫌死得不够快?面如土色的李邦华看到这一幕,暗道句:“完了!”
完了?对某些人来说确实是完了,对崇祯帝朱由检而言,好戏才刚刚开始。
黑压压的人跪在大殿里看似声势浩大,不知底细的还真会被这种气势给吓住,不少“墙头草”就在队伍里东张西望,寻找不能确定的答案。
好在还知道要养家糊口才没冲动,更何况他们的“大佬”一直在做“泥菩萨”,任你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内阁成员的态度让事态没继续恶化,脚步不那么“灵活”的人最终没敢踏出那一步,不安的瞄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低下头继续做“鸵鸟”。